为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井冈山大学“红护薪火”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江西省高校学子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通知要求。2025年6月,实践队深入青原区,开展了一系列思政教育活动,将课堂延伸到红色教育基地和基层社区。实践队队员通过红色走读活动深入学习革命精神,通过调研活动关注青少年健康问题,在青年宣讲中深刻理解为民服务的初心,在社区服务中切实温暖社区居民。
学深悟透,革命精神薪火传。
带队老师欧阳贤在东固革命烈士陵园向队员们讲述了这里的故事,指出这里埋葬了四千多位英烈,有名烈士墓区共安放烈士墓1400余座,还有不少烈士墓碑上写着“北上后无音讯”。随后,他带领实践队在烈士陵园鞠躬默哀,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在东固革命博物馆,阅读革命时期保留下来的文书,观察当时革命斗争的武器,学习根据地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在平民银行了解红色金融如何打破敌人封锁,为根据地人民和革命事业带来便利。
在敖上景区,聆听当地村民讲述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斗争的故事。毛泽东故居里的煤油灯,石壁上的防空洞,培训班里的“半部电台”……这些都是革命先烈奋斗过的痕迹。通过实景党课感悟“信仰如磐”的精神力量。一场沉浸式“红色走读”,让队员将“强国有我”的誓言融入血脉,在革命摇篮中传承理想信念。
走进白鹭洲书院,师生们漫步在古色古香的建筑间,观摩“白鹭洲书院学规”碑刻,从棂星门、泮池到云章阁,了解书院作为古代教育中心的功能布局,体悟吉安“文章节义之邦”的文化魅力。
▲图为队员认真聆听东固革命博物馆讲解/图注
讲练结合,急救技能护成长。
在东固民族黄公略红军中学,队员项芹为中学教师们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急救培训。打破了急救知识“茧房”,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示,系统传授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流程与要点,并手把手指导教师练习纠错。“如果我当时学习了这些急救知识,我就不用眼睁睁地看着亲人离开了,谢谢你们,这个培训真的很有用。”中学陈老师对实践队说道。这场培训显著提升了基层教育工作者应对校园突发状况的能力,减少意外的发生,为青少年安全筑起坚实防线。
▲图为队员项芹为中学教师进行急救知识教学。/图注
研以致用,青春健康深调研。
积极响应“青年大调研”号召,实践队发挥护理专业优势,聚焦青少年青春健康教育这一社会关切。在青原区城北学校、东固民族黄公略红军中学,团队以青春健康为主题,面向近千名初中生开展调研。实践队共回收有效问卷948份,科学分析学生对基础生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青春健康知识的关注度。这项扎实的研究,将为青春健康教育提供关键数据支撑,做到分析更准确、建议更可行,真正让初中生的青春健康管理更为科学化。
▲图为队员为青少年讲解青春健康知识。/图注
践履担当,专业服务暖民心。
实践队在青原区城北学校、东固民族黄公略红军中学、东固民族黄公略红军小学开展了以“青春健康,护航花季”为题的宣讲,为青少年送来了一堂有温度的青春健康教育课,助力他们健康发展,还赠送4000余件文具到学生手中,让爱心发扬,将实践落实。
深入案山和上阳明路社区,开展“万名大学生进千站”服务。队员们设立义诊服务站,为居民提供血压血糖检测、中医艾灸等服务,针对老年人慢性病问题详细讲解用药规范与日常护理要点;开设“老年健康知识课堂”,普及高血压、糖尿病等防治知识,并细致解释居民们的健康问题,将死板艰涩的文字转化成易懂的话语。社区王阿姨感慨道:“在家门口就能学到有用的预防知识,享受专业服务,真是太贴心了。”实现了把所学应用于实践中,在基层建设中贡献力量。
▲图为队员为社区居民进行义诊。/图注
这场“大思政”实践,是护理学院育人模式的生动探索。队员们沿着“学革命精神,讲人民需要,研社会需求,践专业使命”的路径,在赣鄱大地锤炼本领、服务社会,生动展现新时代青年“感恩奋进、担当作为”的风貌,以专业知识服务地方发展,以躬身实践回应强国召唤,在赣鄱大地上书写了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左正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