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3日清晨,青岛的海风带着咸湿气息拂过栈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实践团队在晨曦中拉开帷幕。这支由4名青年学子组成的队伍,肩负着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的重任,开启了为期一周的青岛红色之旅。
活动首站是位于市南区的青岛烈士纪念馆。踏入庄严肃穆的展厅,团队成员沿着历史的脉络,从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先驱,到解放战争中的青岛战役英烈,再到新时代戍边卫士的感人事迹,逐一驻足瞻仰。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胶济铁路大罢工"中工人阶级觉醒的呐喊,"五四运动"中青岛学生以笔为刃的抗争,以及"一江山岛战役"中海军战士舍身填弹的壮举。同学们在英雄墙前久久凝视:"这些名字背后是鲜活的生命,也是先辈用血肉铸就的国防基石。"
次日团队前往海军博物馆,在航母编队模型前,舰载机起飞的模拟演示让成员们热血沸腾。"电磁弹射技术的突破让同学们看到军工强国的希望,"自动化专业的同学感叹,"作为机械电子方向的学生,更理解这些装备背后无数工程师的日夜攻关。"
实践最后一天,团队来到崂山革命烈士陵园。在无名烈士墓前,指导老师张老师即兴开讲:"崂山游击队的故事并未因缺文献记载而失色,正是这些无名英雄用牺牲诠释了信仰的力量。"学生们在留言簿上写下:"以专业报国,让红色基因在数控代码中跳动,在智能装备里传承。"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历史的回溯,更是将红色精神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的创新尝试。从纪念馆的实物见证到博物馆的前沿科技,团队成员在历史与现代的交汇中,找到了机电专业服务国防的清晰路径。实践结束后,学生们计划将调研成果转化为课程设计项目,用实际作品传承红色血脉,为学院红色育人品牌注入新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翰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