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2月22日讯(通讯员 张婷 黄梅熙 赵慧) 非遗保护,不仅关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更关乎现代社会的滋养与启迪。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自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旅游新业态是当前的新兴业态之一,具有重要的发展潜力,对于乡村振兴、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为探索旅游新业态背景下非遗活化新生的途径,广西师范大学“金绣前程”瑶族织绣调研团队于2025年2月16日前往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深入当地群众进行访谈交流,听取民生建议,结合瑶族织绣在当地的传承发展现状,思考瑶族织绣创新传承的路径。
图为调研团队成员向金秀瑶族自治县居民了解瑶族织绣在当地的传承、创新发展情况。赵慧 供图
图为调研团队成员与当地居民就瑶族织绣与旅游新业态融合创新这一话题展开交流。黄梅熙 供图
图为调研团队成员向当地居民了解瑶族织绣近些年来所采取的创新传承方式。赵慧 供图
图为瑶族织绣简介与作品展示。张婷 供图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青年人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在本次社会实践调研中,“金绣前程”瑶族织绣调研团队主要采访了当地的群众,了解关于瑶族织绣传承与创新的现状、旅游新业态与瑶族织绣融合的看法,并查看了当地文献资料,思考瑶族织绣与旅游新业态融合推广的可能性。团队成员一致表示,在本次调研结束后将进一步完善所收集到的材料并进行详细分析,为探寻瑶族织绣创新传承的路径提供宝贵意见。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婷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