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食品2301班的“食安小分队”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农村食品安全与饮食结构调研活动。此次调研作为“三下乡”寒假社会实践和“返家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部分,旨在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了解乡村食品安全现状,为优化村民饮食结构提供依据。
金乡县作为中国重要的大蒜种植基地,农业产业发达,但在村民食品安全意识和饮食结构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调研团队综合运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分析等多种方法,全面深入地了解当地情况。
在农作物种植与村民饮食结构方面,调研发现,金乡县主要种植大蒜(45%)、小麦(30%)、玉米(15%),蔬菜(7%)和水果(3%)种植较少。村民多以面食、米饭为主食,由于自种蔬菜不足,部分村民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偏低,营养均衡受到影响。
食品安全意识方面,现状不容乐观。超过40%的村民不习惯查看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配料表;约30%的村民习惯常温存放蔬菜、肉类,且剩饭剩菜处理不及时;近50%的村民不清楚如何清洗农药残留。虽然村民对食品安全有基本认知,但在农药残留、食品存储、加工卫生等关键方面了解欠缺,家庭自制食品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在调研过程中,“食安小分队”还发现了诸多食品安全问题与挑战。农村市场食品质量参差不齐,监管难度较大,村民反映市场缺乏严格监管。而且,食品安全宣传不足,多数村民仅通过口口相传获取食品安全知识,缺乏系统学习的渠道。
针对上述问题,“食安小分队”经过深入分析与思考,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在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方面,建议开展定期食品安全讲座,并利用社交媒体、村广播等多种渠道传播食品安全知识;优化乡村饮食结构上,推动农业合作社发展多元化种植,增加蔬果供应,同时倡导健康饮食理念;提升食品安全监管力度,需完善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巡查频率,设立食品安全举报渠道,鼓励村民积极参与监督;推动绿色农业发展,推广有机农业和低农药种植,并给予农户政策支持。
此次调研活动收获颇丰。“食安小分队”收集了30份食品安全与饮食习惯调查问卷,采访了30位村民,获取了丰富的数据和资料。在调研过程中,团队还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向村民分发宣传手册,普及健康饮食知识,提高了村民对健康饮食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反馈。此外,团队撰写的调研报告和政策建议,为乡村食品安全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参与此次实践的队员们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乡村食品安全和饮食结构优化的重要性。村民们对健康饮食的积极态度让队员们认识到食品安全宣传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意识到乡村振兴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高校等多方合力。队员们在实践中锻炼了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更加坚定了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的信念。
未来,“食安小分队”希望继续深入乡村,推动食品安全知识的广泛普及,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为乡村振兴持续贡献力量。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赵婧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