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风年韵 乡土年俗
——辽宁篇
为进一步守护传统文化根脉、传承文化基因,挖掘其背后的深刻内涵与乡土遗韵,隶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遗风年韵,乡土年俗”实践团于2025年春节期间奔赴西北、东北、华北和华中地区,踏上了一场探寻年味年俗的难忘之行。2025年1月25日,辽宁篇的张研同学前往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开展以“寻访乡风年俗,传承文化根脉”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参观喀左县民俗文化博物馆,进一步深入挖掘蒙古族文化脉络,探寻遗风年韵,接续文化薪火。
图为喀左民族民俗馆牌板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西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蒙古族文化在这里得到了良好的保存和发展。队员张研认真观看了喀左县民俗文化博物馆内承载民族记忆的珍贵文物,“琳琅满目的展品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悠久历史与丰富文化,游牧生活画卷徐徐展开,仿佛可以穿越千年触摸到喀左蒙古族从游牧迁徙到农耕定居的漫漫长河。”张研如是说到。
图为喀左民族文化概述
从古老的蒙古族服饰、精美的民间工艺品,到独具特色的蒙古族乐器,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喀左县人民的智慧与情感。仔细端详展柜中的蒙古族马具、弓箭和日常生活用品,那骑马射箭、逐水草而居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馆内特设的“年俗文化展区”成为焦点:腊月祭火神的铜制器具、手写蒙文春联的独特形制、非遗传承人制作的“年画版”蒙古象棋,生动还原了蒙古族年节习俗与汉族文化的交融景象。
图为实践队员于博物馆内摄
这些展品既是历史的见证,也让张妍看到了文化在交流中焕发的蓬勃生命力。此外,博物馆内还展示了喀左县近年来在蒙古族文化保护与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果,如蒙古族歌舞表演、传统手工艺品的现代化设计等,让张妍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实践成员对喀左县的蒙古族文化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更激发了新时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这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次心灵之旅。它让队员们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崭新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马志鹏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