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9月12日讯(通讯员 吴歆玥)通讯员 小海位于万宁市东部,是海南省最大的潟湖,承载着泄洪纳潮、水产养殖、生物多样性和文化景观等多项功能。为探究万宁小海可持续发展模式,促进万宁市建设提质增速,海南大学万宁小海生态修复工程实践队于2024年8月18日来到了万宁市生态环境局,与相关政府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了生态环境项目开发情况和蓝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
8月18日上午,实践队成员踏进了万宁市生态环境局,这里不仅是小海生态修复工程的指挥中心,更是推动区域绿色发展的核心力量。工作人员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向实践队全面介绍了万宁小海综合治理的宏伟蓝图与当前进展,为实践队成员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生态治理画卷。从源头分析到进一步治理,工作人员将小海治理的整个过程向实践队娓娓道来,又向实践队员解读了关于实施小海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的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和相关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让实践队认识到生态环境局在整个项目中担任决策和协调的重要作用。
图为实践队成员采访万宁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
通过和工作人员的交流,实践队员们受益匪浅,纷纷表示对生态修复工程的复杂性和系统性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与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的深入交流,成员们了解到退塘区域生态修复工作的显著成效,一期红树林种植项目已圆满完成,二期修复小海海草床和海藻场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市里也在推动蓝碳产品价值转化,为万宁乃至海南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新的思路。”实践队负责人感慨道。
图为红树林种植基地
通过深入的对话与探讨,实践队不仅获得了关于万宁小海生态修复工程的第一手资料,还深刻理解到生态修复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从退塘还林的挑战到碳汇交易的实践,再到周边产业发展的规划,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探索与创新的努力。这种从问题出发,以科学规划为指导,结合政策推动和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为万宁小海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小海景色
展望未来,万宁小海有望从生态治理的“试验田”成长为绿色发展的“样板间”。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它将不仅恢复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美丽,还将带动周边产业的升级与转型,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这不仅是万宁人民的福祉所在,更是海南自贸港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唐宏桢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