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9月12日讯(通讯员 曹溍麟)芡实,又称鸡头米、鸡头莲。李时珍曰:“芡可济俭歉,故谓之芡”;意思是芡实可以帮助人们度过粮食歉收的情况,强调芡实在粮食短缺时的重要作用。芡实,就是芡的种子,因芡实果实上花萼退化的部分形如鸡喙,故俗称“鸡头米”。
图为东凤芡实,通讯员 郑嘉森 摄
图为东凤芡实,通讯员 苏佳妮 摄
芡实是一种一年生的大型水生草本植物,其结构包括根系、叶片、花和种子。
叶片呈椭圆形至圆形,直径10-130厘米,两面皆分布有锐刺;花长约5厘米,花瓣呈紫红色。每朵花下生有带锐刺的果实,又称“刺壳”,剥开刺壳,便是还未人工剥离外壳的芡实。
图为东凤鸡头莲,通讯员 蔡妍芬 摄
潮州东凤芡实的种植历史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早在300年前,东凤镇就开始种植芡实,其中下张村栽培历史最为悠久。东凤镇坐落于韩江西岸,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芡实塘水直接引自清澈的韩江水,水质纯净,未受其他污染,加之肥沃的土壤和适宜芡实生长的气候,这些都为东凤芡实提供了绝佳的自然生态条件。
东凤芡实通常在1月底到2月初播种于水深适中的池塘中。本地芡实主要有白花种和紫花种,农户们优先选择白花种。种子落入泥底后,开始吸收水分和养分,逐渐发芽生根。幼苗会生长出茎和叶子,同时根系逐渐扎根于泥底,吸收水中的养分。茎长出水面,叶子茂盛,形成稠密的植株群。3月下旬,苗龄55-60天可以移栽,移栽前需施复合肥。在移栽后结果前,水深需保持20-30厘米。5月中旬进入结果期,水层深度保持50-70厘米,直至收获。在此期间,为防止福寿螺等虫害,需要增施肥料和杀虫药剂。
每当盛夏时节,便能看到芡实园一望无际的翠绿,一片片状似荷叶的圆叶漂于水田中,翡翠般的叶面生满褶皱,布满尖刺,一片片平铺在水面上,把整个湖面围成绿洲。当植株生长到一定阶段,便会开花。芡实的花朵生长在茎的顶端,白色与紫色相间。花期过后,会形成果实,一个个长满锐刺的“刺壳”,藏于水中。5月下旬开始采收,从开花到采收约25天,气温升高约20天,采收期可以到11月底。
目前正是芡实收成的季节,由于天气酷热,农户们大多清晨四五点的时候就开始工作。只见农户们动作敏捷,用一把短短的专用刀麻利地割开叶片,用手一转,一个鸡头似的刺壳便被割了下来。
图为农户采摘芡实,通讯员 吴冰洁 摄
由于芡实的叶子硕大厚实、芡实的根茎和果实外都长满青刺,所以农户们在下田之前,必须戴上手套,穿上防水裤,但即便是全副武装,手脚被刺扎到也是常有的事。“谁知碗中芡,粒粒皆辛苦!”
从田里收上来的刺壳还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用小刀将刺壳切成两半取出带外壳的芡实粒,用沙洗去滑膜,再用刀撬开芡实外壳等一系列工序,方能得到一颗颗珍珠般的、带有光泽的鹅黄色芡实。
图为农户手剥芡实,通讯员 黄铄晴 摄
“紫罗小囊光紧蹙,一掬真珠藏猬腹”,因具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特点,芡实果被称为“水中人参”。它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预防便秘;含有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因此东凤当地的孕妇都喜欢在孕期食用芡实;此外,芡实中含有的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多食芡实还能抗衰老。
为响应国家号召,助力“百千万工程”,推进乡村振兴,广东金融学院潮韵筑梦队正在行动,必将认真践行,不负期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曹溍麟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