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典当行业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金融服务行业之一,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依然不可小觑。然而,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传统典当行在服务效率、业务范围、风险控制等方面面临着挑战。
2024年8月5日,山东财经大学“互联网+典当:新时代背景下业务模式和发展路径的研究”调研团队以如何将互联网技术与典当业务相结合,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发展路径,提升典当行业的竞争力和服务质量为宗旨,深入实地考察和调研,同山东省典当行业协会开展了座谈交流会,着重了解互联网+背景下典当行业与信息技术结合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助力典当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8月5日下午,在李慧宇老师带领下,调研团队与山东省典当行业协会代表黄春娥、孙鹏飞两位老师在山东天舜大厦就“互联网+典当:新时代背景下业务模式和发展路径的研究”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本次交流会谈先是由黄春娥老师就典当行业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以典当行业的本质与业务特性为切点向调研团队介绍了当今典当行业的行业现状和典当行业可以同互联网结合的几个方面。其中主要提及的问题是典当行对典当企业和典当人典当资质的审查呈现出人工化、复杂化的问题。
之后,李慧宇老师和黄春娥老师就当票电子化的路径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讨论,同时李慧宇老师也就典当资质的审查这一风险评估问题从大数据筛查技术层面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建议。
会议期间,团队成员还参与了多个专题讨论,例如: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典当行业的风控管理和内部审批,以及如何通过线上平台拓展典当行业的业务范围和服务模式。
此外,团队成员还与参会的孙鹏飞老师就绝当物的处理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挑战和机遇。座谈中,协会代表人分享了典当行业在互联网浪潮下的发展现状,以及协会在推动行业创新和规范发展中的作用,团队成员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探讨了互联网技术在典当行业的应用前景,以及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开放、透明、高效的典当服务平台。
通过此次交流座谈,调研团队成员对“互联网+典当”业务模式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会议不仅使团队成员学习到了相关的专业知识,提升了他们在典当业务领域的专业技能,还通过与行业专家的深入交流,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加深了对典当行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认识。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虽然互联网技术与典当行业的结合已经初具规模,但目前的融合程度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在风险评估、绝当物处理、客户管理等核心环节上,仍然有较大的优化空间,通过优化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流程,提升数据驱动的风险控制能力,以及构建智能化的绝当物管理系统,典当行业可以逐步实现业务的精细化和智能化,增强市场竞争力。下一阶段,团队将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积极参与到典当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实践中去,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典当行业的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文硕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