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党史主题学习教育主题宣讲团参观长沙烈士陵园与西安事变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4-08-24 11:2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泽承   阅读 7.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4日讯(通讯员 陈泽承)弘扬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为进行有关党史教育的教育宣讲,来自郑州大学的“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党史主题学习教育主题宣讲团追寻红色足迹,于4月3日和7月19日分别走访参观了长沙烈士陵园与西安事变纪念馆。此次走访溯源二者的红色历史渊源,展现了老一辈革命战士为解放中国人民所付出的努力与牺牲,有非常重要的红色教育意义。

(一)长沙烈士陵园

烈士纪念塔,也称烈士公园纪念碑,塔下设纪念堂,塔身高38米,整体建筑通高58.6米。纪念塔近似圆的八角柱形,从任一角度看都能获得良好视觉效果。塔壁正南面镶嵌一块来自祁阳的20米高汉白玉,镌刻着1959年毛泽东题写的“湖南烈士公园纪念碑”九个镏金大字。

图为烈士纪念塔。陈泽承 供图

1930年7月,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进攻长沙,以八千人打败三万有余之优势敌军,于7月27日攻占长沙。红三军团部分战士由湖迹渡浏阳河进入长沙。烈士公园建园后,湖迹渡划入公园范围,并将该地改名为红军渡,且于1987年建杉亭一个,石碑一座,碑上刻有“红军渡”三字,以志纪念。渡口现保留有一株古银杏。为当年红军过渡的见证。

图为红军渡纪念碑(正面)。陈泽承 供图

图为红军渡纪念碑(背面),上刻有历史渊源及立碑概述。陈泽承 供图

长沙烈士陵园作为纪念革命先烈的重要场所,承载着深厚的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记录了近百年来为人民解放事业献身的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更是红色精神的象征,体现了革命先烈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斗争精神。通过烈士纪念塔、红军渡等建筑,我们得以缅怀先烈,传承他们的崇高精神和革命传统。同时,长沙烈士陵园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每年接待大量游客,通过参观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国家的历史和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烈士们的崇高品质和牺牲精神,对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此外,长沙烈士陵园通过不断的修缮和改造,如新增的无障碍通道和电子检索触摸屏等现代化展示手段,使得英烈精神的传承更加便捷和生动。参与烈士陵园的纪念活动和志愿服务,不仅增强了人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也培养了集体荣誉感。总之,长沙烈士陵园在传承红色精神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教育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重要桥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二)西安事变纪念馆

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为纪念1936年发生的西安事变而建立的。西安事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由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国民党将领发起,他们扣留了蒋介石,逼迫国民政府停止内战,联合共产党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中国从内战走向全民族抗战的转折点,也是民族团结的象征。

西安事变纪念馆通过展示事变的经过和影响,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教育人们认识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同时,它传承了张学良和杨虎城为国家和民族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革命精神,体现了在民族危机面前不同政治力量能够抛开分歧,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外敌的民族精神。

此外,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展示了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重大政治分歧的可能性,对促进和平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它激励着后人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通过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人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这段历史,感悟到和平与团结的宝贵,从而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

图为对西安事变前国内严峻形势的介绍。陈泽承 供图

图为肤施会谈纪念雕塑。陈泽承 供图

图为张学良、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的浮雕以及正在参观学习的人群。陈泽承 供图

图为张学良雕像以及其生平介绍。陈泽承 供图

图为在亡国灭种危机下爱国将领由“剿共”到联共的认识转变。陈泽承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泽承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