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2日讯(通讯员罗华)为全面贯彻习总书记强调的宁夏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独特、走特色化、差异化的产业发展路子,构建体现宁夏优势枸杞等特色产业,要精耕细作,持续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对宁夏发展的新要求。7月16日-7月18日,“红色筑梦,科教兴杞”枸杞专项社会实践——“青春筑梦团”实践队与乡村振兴促进团——杞“鲜”行小队、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开展联合实践,在宁夏大学靳磊副教授与马维宗老师的带领下,深入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种质资源圃,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实践之旅。
图为团队成员在宁夏农科院枸杞研究所合影
枸杞作为宁夏的特色优势产业,在宁夏农业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不仅是宁夏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是宁夏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宁夏枸杞以其独特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对于推动宁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宁夏农科院枸杞种植资源圃是一个集科研、种植、保护和创新于一体的重要基地,是世界上唯一的枸杞种质资源圃和国家枸杞种植资源库。这里汇聚了丰富多样的枸杞品种,涵盖了从美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引进的60个品种。资源圃占地面积广阔,规划科学合理,拥有现代化的种植设施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它不仅为宁夏枸杞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也为保护和传承枸杞种植资源的多样性发挥了关键作用,是推动宁夏枸杞产业迈向更高水平的核心力量之一。
从实验室的基因序列到田间一颗颗红色的果实,联合实践团深入枸杞生产一线,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从枸杞品种、生长时期、施肥以及除害等全方面的调研走访,从专业角度探究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政策、环境、技术装备等制约因素,思考枸杞产业现代化发展及新质生产力途径;以市场需求及优质产品生产为导向,探究如何将技术创新融入产业,进一步了解宁夏现代枸杞产业生产全过程,助力宁夏现代枸杞产业走上一条生态友好、绿色低碳、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枸杞种植资源圃,实践团成员怀着对枸杞产业的强烈好奇与探索之心了解到,宁夏枸杞以其独特的品质和药用价值,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通过对工作人员的采访,实践团成员对枸杞的品种分类、生长环境以及种植技术有了初步的认识。随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实践团成员亲身体验了枸杞的采摘过程。在采摘的过程中,也深刻体会到了农民们的辛勤付出。每一颗枸杞都凝聚着他们的汗水和心血。
图为团队成员对工作人员采访
接下来,团队的调研重点转向了枸杞的加工环节。研究所的加工车间里,现代化的设备整齐排列,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实践团成员参观了枸杞从鲜果到干果、再到各种枸杞制品的加工流程。从清洗、烘干到筛选、包装,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质量,确保消费者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枸杞产品。在这里,成员们看到了科技与传统产业的完美结合,也感受到了宁夏枸杞产业不断创新发展的活力。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枸杞加工过程
与科研人员的交流是这次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赵建华教授热情欢迎了联合实践团并向团队成员介绍了目前枸杞产业在科研方面的最新进展和面临的挑战。他表示,为了提高枸杞的品质和产量,研究所成员们正在不断努力,开展新品种培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同时,他们也在积极探索枸杞的深加工技术,开发出更多具有高附加值的枸杞产品。
图为赵老师为团队成员讲解
三天的实践活动很快就结束了,通过这次调研,实践团成员们对宁夏枸杞产业的生产发展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看到了宁夏枸杞产业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也感受到了科研人员和农民们为了推动产业发展所付出的努力。同时,也让团队成员们坚定了发展信心,激发了为产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不竭动力。
作为青年学生,实践团成员表示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这颗小小的枸杞果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图为联合实践团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罗华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