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渐浓,向“新”出发——安财学子赴江城芜湖调研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现状

发布时间:2024-08-21 20:4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徐梦琦   阅读 6.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1日讯(通讯员 徐梦琦)为深入了解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内在联系,探寻可再生资源背后的奥秘。7月10日至11日,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鸠江逐梦,大有可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芜湖天迈贸易有限公司和安徽省核工业勘查技术总院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实地调研。

图为实践团队与天迈公司负责人合影 王子岩 摄

7月10日下午,小雨淅沥,实践团队来到芜湖市湾沚区六郎镇的芜湖天迈贸易有限公司参观考察。在企业负责人赵经理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深入车间了解了企业的主要拆解及冶炼过程。车间内,废旧家电经过预分解、沥油、破碎等工序后,摇身一变化为薄薄的铁片,由抽压机打包后形成废钢压块,继续运往下游铸造厂。在经过深度过滤、重新铸造后,这些铁片便能“重生”,再次作为原料进入家电制造环节,实现了资源的可再生循环。赵经理称,该企业每月可产出10000吨废钢压块。随着“互联网+回收”政策的扶持,居民们不仅能享受到快速上门的服务,还能领取到政府发放的补贴,可供公司拆解的废旧家电、汽车零部件数量明显增多,企业作为可再生资源类型实业公司,效益也是越来越好。

图为团队成员向企业负责人了解行业现状 王子岩 摄

通过实地走访、研究发现,像天迈这样的企业在芜湖还有很多家,他们通过与当地高新制造企业合作(如美的、奇瑞等),运用数字化技术构建了高效、便捷的回收体系,不仅确保了稳定的回收货源,还有效减少了小贩违规拆解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家电“以旧换新”淘汰了高能耗、高污染的“旧”产品,换来的是符合绿色低碳要求的“新”产品,完善的回收体系将进一步推动上下游企业的绿色转型,助力整个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图为已加工完毕的可再生资源运输到下游企业 王子岩 摄

7月11日下午,实践团队来到了安徽省核工业勘查技术总院。总院领导热情接待了实践团队,并同团队成员一道参观了总院的发展历程展览。从基建工程兵六〇七团的组建到八十年代的“保军转民”、2000年后属地化的“二次创业”,无论形式如何变化,老一辈地质工作者传承下来的优良作风未曾改变。参观过程中,总院领导热情解答了团队成员的疑惑,同时为队员们科普了丰富的核知识与地质勘探知识。核能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正是目前构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带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引擎。总院积极推进核能及地质科技创新,是推进能源革命、保障能源安全、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

图为实践团队与核工业勘查技术总院讲解领导合影留念 王子岩 摄

此次实地调研,让团队成员们看到了可再生资源行业发展的更多可能,也引发了成员们对低碳生活的进一步思考。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团队成员将“节”尽所“能”,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自觉履行节能减排义务,与老师、同学们携手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梦琦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9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