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家书越千山,闽台心语共婵娟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墨缘闽台•信游两岸”实践队赴泉州开展实地调研

发布时间:2024-08-14 00:44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墨缘闽台•信游两岸”实践队   阅读 7.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墨香家书越千山,闽台心语共婵娟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墨缘闽台•信游两岸”实践队赴泉州开展实地调研

闽台两岸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同根同源的血脉亲情。为了深入开展以两岸家书为主题的两岸文化交流与研究,促进两岸同胞文化认同与心灵契合,推进两岸融合发展,8月3日,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墨缘闽台•信游两岸”实践队赴泉州,开展一系列关于闽台家书文化交流与发展的调研和考察工作,以促进后续以闽台家书为主题的游戏开发。

(图为实践队成员设计制作的队徽和游戏ip形象)

01隔海相诉闽台缘,聚力共圆中国梦

闽台家书记载着一个个大时代小人物的真实故事,勾勒出一页页迁台史的流变脉动。这是承载两岸同胞共同记忆的重要载体,是闽台同胞倾诉思亲思乡思归的情感依托。8月3日上午,实践队前往泉州闽台缘博物馆开展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成员通过参观博物馆,了解闽台家书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文化内涵。

(图为实践队成员阅读闽台书信场景)


02 侨史馆内家书展,闽台情深共此间

8月3日下午实践队走进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成员们阅读学习华侨先辈们的家书实物及相关档案资料,聆听华侨先辈飘洋过海、奋斗拼搏的故事,全面了解了华侨这一特定群体的家书渊源,深刻体会到先辈们在异国他乡也不忘根与魂的深厚情怀,并为家书文化的开发利用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与故事背景。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的信局展厅)

随后队员们还对工作人员进行采访,了解到华侨家书保存与活化利用的现状。工作人员向成员们细致介绍了馆内家书的保存方式以及日后的数字化发展预设,传达出对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在家书文化传承中发挥作用的坚定信心,并鼓励实践队成员积极推动大众对闽台家书文化的了解与关注。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工作人员的采访交流场景)


03闽台家书传深情,泉州博馆映古今

8月3日下午,实践队成员走进泉州博物馆进行参观调研。在馆内小讲解员的引领下,成员们掌握了更多的家书资料,不仅对闽台家书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更加自觉坚定地承担起传承闽台家书文化的使命责任。

(图为实践队成员倾听讲解员讲述闽台交往历史

此次社会实践,队员们通过实地调研、与专业人士交流等方式,深入挖掘闽台家书文化的丰富内涵,体会保护和活化这份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实践队成员愿进一步加强闽台家书文化交流与发展方面的研究,以青年力量,让家书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让两岸人民的心更加紧密地相连在一起。


04实践感悟

林姿韵:漫步于泉州闽台缘博物馆与华侨历史博物馆之间,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长廊,每一封家书都是跨越海峡的深情低语,诉说着两岸同胞割不断的血脉与共鸣。家书文化,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流淌与文化的传承。在这份厚重的历史积淀中,我深刻感受到“两岸一家亲”的温暖与力量,也更加坚定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

杜晓芸:今日之行,我仿佛穿越时空,在游走于两岸的家国情怀之中。家书,不仅是距离的桥梁,更是心灵的纽带,它们静静地躺在展柜里,却仿佛能听见那穿越时空的呼唤。这次实践,让我对两岸文化的同根同源有了更深的体悟,也激发了我对保护和传承这份宝贵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在历史的长河中,家书文化如同璀璨星辰,照亮着两岸人民的心灵之路。

吕悦烨:踏入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每一帧展览都是海外游子心系故土的动人篇章。工作人员的讲解,如同开启了一扇窗,让我窥见了那段段波澜壮阔的侨史,以及背后承载的家国情怀。家书,作为情感的载体,跨越千山万水,传递着华侨对家乡的思念与贡献。采访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对“爱拼才会赢”精神的生动诠释,激励着我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此行,让我深刻体会到,无论身在何方,那份对祖国的深情厚谊,始终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照亮着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图为实践队成员的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姿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6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