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2日讯(通讯员 王坤珑)在党和国家关于青年学子应挺膺担当、朝气蓬勃、脚踏实地的殷切期望下, 7月5日,郑州轻工业大学软件学院“慰问天使,童心同行”社会实践小分队在高任翔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郑州大学五附院儿童康复医学科儿童自闭症中心,开展“陪伴康复儿童”主题实践活动,帮助小朋友进行日常训练。本次实践活动是锻炼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活动,让青年学子在活动中体会助人为乐的喜悦,理解弱势群体的需求,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弘扬大爱精神。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
活动当天集合完毕,队员们统一着装,带上康复训练用品,在医生的分配下,分为四组前往各个房间。在这里治疗并不是经常出现的词汇,医生被称为“老师”,患者被称为“学生”,治疗的过程被称为“上课”,医生不强加于儿童患病的概念,而是告诉他们只是来这个地方“活动、玩耍”。
分组后,志愿者们顺利融入环境,和小朋友们围坐在一张桌子上。通过写字、涂画、拼玩具等丰富多彩的游戏与任务,他们搭建起一座座心与心的桥梁。面对没有家长陪同的小朋友,志愿者们用最大的耐心与爱心帮助他们完成任务。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在课堂上的协调辅助,更是在内心的陪伴和支持。通过这样的互动和治疗,孩子们得以在安全、包容的环境中探索和发展,实现他们潜在的能力和可能性。
医生们会根据每个孩子的特殊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治疗和支持,灵活分布任务,保持了整个过程的有序性和效率,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对孩子们的发展至关重要。每当有一个孩子完成任务,医生就会安排下一个游戏,细心周到,场面有条不紊。有时候,一些孩子因情绪波动而哭闹不止,这时他们凭借着专业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迅速安抚了他们,保持了课堂的秩序。这些白衣天使在整个过程中不仅是陪伴者和教育者,更是孩子们在康复过程中的伙伴和支持者。他们的奉献和关爱,为每个孩子的成长和康复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也是一场心灵上的互动与治愈之旅。
图为实践活动结束后集体合影
通过实际的体验与交流,志愿者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孤独症儿童面临的挑战和特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主要特征包括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以及局限性、刻板性和重复性行为。医生指出,有些儿童在正常发育阶段也可能表现出退行型孤独症的迹象,这增加了早期诊断和干预的重要性。孤独症没有确切的诊断标准,但家长如果观察到孩子对呼声不敏感、缺乏适当的肢体动作反应、语言发育延迟等现象,特别是家族中有精神疾病病史的情况下,应及时寻求儿科或精神科的专业帮助。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带给了孤独症儿童温暖和关爱,也给参与其中的志愿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既是队员们个人成长和挑战的机会,也是他们对社会责任的深刻践行。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他们发现,无论患有何种困难,孤独症儿童同样拥有纯真无邪的笑容。他们坚信,在爱与关怀的环境中,每一个孩子都能够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通过这样的实践,他们不仅学到了如何理解和帮助特殊群体,更明白了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重要性。这种体验将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宝贵的财富,激励他们在未来继续以同样的热情和关怀回馈社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段晨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