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儿童心理健康,振兴乡村心灵教育

发布时间:2024-08-11 16:23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成家怡   阅读 2.2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1日讯(通讯员 成家怡)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广东医科大学阡陌志愿服务队于7月5日,经逾三十小时长途跋涉,抵达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环峰第三小学,正式开启为期15日的暑期健康夏令营。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普及身心健康知识,特别设立心理辅导课程,注重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其正向心态与社交能力,为乡村教育注入新活力,共筑儿童美好未来。

心理健康小课堂

“小朋友们,回来上课啦!”在志愿者小老师的呼唤下,同学们陆续回到课堂,开始迎接他们的第一节心理课。志愿者老师首先带着大家玩起了一个小游戏——“击鼓传花”。当音乐停止时,同学们站起来,说起自己的闪光点,课堂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聆听他人长处和欣赏自己的优点的过程中,学会了接纳和欣赏他人的不同,增强自信心,并开始理解每个人都有其独特之处。

图为击鼓传花小游戏时小朋友正在讲述自己的优点。通讯员 成家怡 摄

据一项调查揭示,有将近15%的受访学生称在过去十二个月内曾遭受焦虑或抑郁情绪的困扰。鉴于此严峻态势,将心理健康教育被纳入课程体系,据反馈,此类课程对学生的情绪调控与社交能力的提升成效显著,彰显了系统性心理健康干预措施的必要性。在课堂上,志愿者老师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说明了人际交往及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加凝练易懂的语句让同学们了解到自己在他人心中的重要性,开始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并开始思考自己在他人眼中,以及在自己心中想要成为的模样。

图为课堂上小朋友们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通讯员 成家怡 摄

在课堂上,志愿者老师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优缺点,同时以宽容之心待人,倡导自信与自我完善并行不悖,鼓励孩子们不仅要挖掘自身潜能,勇于改正不足,更要学会欣赏他人之美。同学们深受启发,课堂氛围热烈,他们争先恐后地分享着个人见解。志愿者老师谆谆告诫:“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珍宝。”她呼吁学生们培养一双慧眼,既能看见自身的闪光点,又能公正地评价他人,致力于提升自我,修正瑕疵,共同营造一个充满尊重与理解的学习环境。通过志愿者老师的引导,同学们学会了如何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自我与他人,树立了积极自信的人生价值观。

情绪管理小课堂

在关于情绪管理的课堂上,志愿者老师通过说明情绪的定义和其具体表现形式,为学生开启了情绪认知的大门。她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首先概述了情绪的基本概念及其多样的展现方式,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初步掌握这一主题的核心要素。“坏情绪会让我变得非常冲动,让我容易和其他人产生不愉快。”一位小同学举手发言道。

随后,志愿者老师巧妙通过一个叫“情绪填空”的小游戏,引领学生们亲身体验情绪的微妙变化。这项活动不仅增强了他们对自身以及他人情绪状态的认知,还促使他们反思在不同情境下情绪反应的独特性,从而深化了理论知识与实际体验之间的联系。

图为志愿者老师在和小朋友们进行情绪管理小游戏。通讯员 成家怡 摄

一项研究指出,情绪管理不良的青少年更容易遭受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困扰。更有数据表明,缺乏有效情绪调节技能的青少年,其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比同龄人高出约3倍。因此志愿者老师特别向同学们强调了要成为情绪的主人,并向小朋友们介绍了解决坏情绪的四种方法:寻找原因,合理宣泄,情绪隔离和自我激励。在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游戏、讨论等形式,逐步掌握了情绪调控的实用技巧。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更能促进健康的人际交往,减少冲突,增进彼此间的相互理解。

课堂的最后,志愿者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布置了一个小作业,让他们通过画画来表现自己的情绪。“这是一个难过的人,他的眼泪喷射出来了;这是一个生气的人,他在愤怒地咆哮;这是一个高兴的人,他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一个小朋友冲着镜头展示起他的作品。

图为小朋友正在展示自己的作品。通讯员 成家怡 摄

通过简单轻松的游戏和通俗易懂的课堂,同学们学会了人际交往和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学会了倾听,懂得了表达。知识与爱心交织,言传身教间,阡陌志愿服务队用专业的知识和积极的态度,一笔一划地续写着守护青少年心灵成长的美好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马育璇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43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