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红源潜山,传承红色基因——安徽农业大学“普绘乡村,语助振兴”推普实践团参观红源潜山革命历史陈列展

发布时间:2024-08-05 22:1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海纳   阅读 1.2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5日讯(通讯员 李海纳) 为深入了解潜山革命历史,感悟红色文化精神,2024年7月23日,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普绘乡村,语助振兴——推普赋能乡村振兴”暑期实践团前往潜山市烈士陵园,参观红源潜山革命历史陈列展,缅怀革命先辈,深入学习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革命精神。

潜山市地处安徽省西南部,是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是安徽乃至大别山区著名的红色之源。在这里,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铸就了以“忠诚、牺牲、爱民”为主旨的大别山精神,孕育和锻造了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红源潜山革命历史陈列展分星星之火、红旗漫卷、中流砥柱、胜利旗帜四个展区,从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潜山长达二十八年的革命历程。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红源潜山主题形象雕塑 通讯员 吕欣然 摄

跟随着讲解员,团队首先来到展馆的序厅部分,了解潜山的历史沿革。映入眼帘的是潜山地区著名的革命历史事件,其中有五庙党小组、梅城起义、请水寨起义、中国工农红军潜山独立师、潜山县革命委员会、皖西工委,展示了潜山作为安徽乃至大别山区重要的红源地位。通过两面精致的浮雕墙,团队成员们了解革命先辈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光辉历程,纷纷感叹先辈们的艰难不易。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馆内墙壁上的梅城起义油画 通讯员 吕欣然 摄

走近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讲解员向成员讲述了王步文、余大化等一批革命先驱的生平经历。展馆内逼真的布景、丰富的历史照片,让团队成员仿佛走进了风云激荡的革命岁月。成员们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驱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思想上继承发扬红色精神,在行动上延续革命传统,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感悟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团队成员来到了讲述解放战争时期潜山革命史的展区。了解了当地革命部队与国民党军队及地方反动势力进行英勇不屈的斗争的革命历程。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到四克潜山县城,从皖西革命根据地的重建到皖西解放区的正式形成,潜山作为皖西的革命中心,见证了皖西从深陷苦难到得以解放的艰难历程。桂林栖、钟大湖及其所带领的部队坚守、重建皖西革命根据地,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转移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团队成员在敬佩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无私奉献的同时,也感叹:没有革命先辈们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整个展馆通过多媒体技术、文物复制件、油画、浮雕和雕塑等多种展陈形式,回顾了潜山的红色革命历史,深刻阐释了潜山的重要红源地位。声援五四运动、五庙党小组的成立、主力红军创建与反“围剿”斗争、梅城起义……在参观过程中,成员们仔细观看馆内文物和图文说明,将自己置身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并展开热烈讨论,对潜山地区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六个一”重要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图为团队成员在潜山市烈士陵园内合影 通讯员 李辰辰 摄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话语始终萦绕在我们心头。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全体成员的思想得到洗礼升华。成员们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进,以更加积极地态度投入到未来的学习和社会实践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青年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海纳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52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