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红色热土,慰问革命党员

发布时间:2024-08-05 21:2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朱莹 刘丹   阅读 6.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习近平

大学生云报8月6日讯(通讯员 刘丹)鲜红党旗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推动“中国号”巨轮穿越风雨、杨帆远航。为弘扬老一代共产党员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2024年7月12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青春“黔”行理论普及宣讲团成员来到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苟坝村慰问老党员张元品。
  1941年出生于苟坝村,今年已经83岁的高龄,年逾古稀,但精神矍铄,目光中依然闪烁着坚定的信仰之光。走过大半生的烟雨,回望过去,见证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强起来到富起来,可谓是“一蓑烟雨任平生”。

问道: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经历时?

他说:是那样的艰难,村里每年只能入一人,流程复杂。回忆起那时奋斗的经历,张元品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那时国家正处于艰难的发展阶段,人民生活困苦。他深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摆脱困境,走向富强。于是,怀着对党的崇高敬意和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他毅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问道:年轻的工作经历?

他说:退休但不退色。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党组织说去哪里,那就去哪里。始终奋战在工作一线,面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积极参与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带领群众克服重重困难,为当地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问道:国家曾经的状况和现在的发展?

他到: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那是一个复杂且混乱的社会,两党争执之下,社会动荡,农村处境危险、艰难,连人生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在物质方面更是距如今的社会相差甚永远。在新中国快速发展的现在,近几十年,全面小康社会实现,房子盖起来了,马路修起来了,人民生活也好起来了,再也不存在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党的领导,党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才造就了今天新中国国富民安的美好生活,所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行动。

问道:对当代青年有什么寄语?

他说:对于如今的年轻党员他寄予了厚望。他认为,年轻党员要牢记党的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服从党组织的安排,轻活累活都要勇于尝试,不要有畏难情绪,始终保持对党忠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最后,祝愿我们青年一辈越来越好,前途似锦。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青年一代应谨记老党员的嘱托,勇敢作为,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紧跟时代潮流,敢想敢为,将实现中国梦贯彻到实际行动之中,不畏艰难,砥砺前行。

图为张远品老党员与实践团成员交流 廖远春摄

图为张远品老党员对青年寄语廖远春摄

图为张远品老党员为实践团成员送行廖远春摄

图为张元品老党员与实践团成员合影留念 廖远春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0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