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萤火育兴”服务队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08-05 12:0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赵恪正 佟祥馨   阅读 2.1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8月5日讯(通讯员 赵恪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助力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萤火育兴”服务队于7月16日至21日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服务队出征合影

雅言传经典,推普润心田

为提高乡村儿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促进国学知识与诗词文化的传播与弘扬,服务队开展“诗语润童心”国学课。

队员崔源原通过对历代经典诗词作品的讲解,带领同学们领略诗词之美。她从诗词的创作背景、意境解读、修辞手法等方面展开讲解,使每一位同学都能深入理解诗词的精髓,感受其中的韵味。同学们对中华诗词的魅力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能力与诗词素养。

推普助传承,童声颂华章

为大力推广普通话,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化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服务队开展配音小课堂。

队员孙晓丽和曲炫熹选择合适的配音素材,指导学生进行配音练习,强调配音过程中的关键要点,纠正学生发音。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充分展示自己的声音魅力和语言功底。此次课程充分激发学生对配音艺术的热爱,既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和锻炼的平台,又使其在活动中深刻感受到了普通话的魅力。

汲汲知新语,惓惓思非遗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升人文素养,使学生领略诗词的魅力,服务队开展“飞花令”趣味课堂。

服务队队员李婧带领同学们穿越时空,与古代文人墨客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课堂上,同学们利用“花”、“月”、“春”、“江”等8个高频字进行诗句游戏。同学们在比赛过程中,不仅学习了诗词知识,更能体会到诗词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

推广普通话,书写规范字

为丰富学生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服务队开展“墨韵书香”书法课堂。

队员李欣航拿起毛笔为同学们演示如何执笔和调整坐姿,详细讲解篆书相应笔画的书写方式,着重示范了如何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和回锋收笔。同学们动手开始练习“福”字,逐渐地熟悉了笔画的结构和规律,感受艺术的宁静与乐趣。书法课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传统文化艺术的体验,更使其体会到坚持与耐心的重要性。

智慧赋新能,推普有你我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生对思政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知识的了解,服务队开展趣味百科知识竞赛。

在思政类题目环节,同学们对国家历史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知识对答如流。心理健康类题目环节,同学们凭借着对自身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技巧的了解,给出了准确而又富有创意的答案。对于所有同学来说,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学习与成长的宝贵经历。

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

为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普及和应用,服务队深入十八站鄂伦春族村和塔河县社区开展普通话推广及调研活动。

活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居民在生活和工作中普通话使用情况、普通话需求及学习普通话过程中的困难,帮助其知晓更多学习普通话的渠道。队员们向居民发放普通话宣传手册,极力宣传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

此次活动让普通话走进乡村和社区,不仅让队员对普通话普及程度有了深刻的了解,也有效促进了居民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的提升。

语动未来,普惠新篇。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服务队的精神风貌,也助推了普通话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推广。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队员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悟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伟力,助力提升乡村普通话水平,让语言之花在乡村土地上绚烂绽放。新时代青年应树立理想,勇担使命,用奋斗书写无愧于人民的青春华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恪正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88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