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4日讯(通讯员 向宇航 郑鑫 周春霞)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于党的二十大中所提出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重要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乃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亦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7月11日,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七彩绘夏阳,五色描童心”暑期“三下乡”乡村振兴实践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于重庆市江津区贾嗣镇五福村旋山坪开展乡村民生调研活动。
在活动开启之前,实践队员们通过走访、讨论等多元方式,深入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旨在确保能够洞悉乡村民生的最真实状况。
一、踏入乡村之域,洞悉民生之本
实践队在重庆市江津区五福村旋山坪“张姐蜂糖李”果园展开了实地的走访调查。为能切实把握乡村民生的真实情形,乡村振兴实践队与当地果农进行了深度的交流,并在果园内部展开了实地考察。为更深入地知晓乡村果农的民生状况,乡村实践队对果农进行了一连串的询问。在与当地果农的密切交流中得知,果农在当地种植有五十亩李子树,年产量约在四五万斤,按未除去成本计算,年均收入约 180 万。当实践队员询问到李子的生长情况时,果农向实践队员们阐释了当地的气候因素,鉴于当地气候高温多湿,对作物的生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还向实践队员讲解了由于当地地形复杂,多为山地,适合平原地带开展农业活动的大型农作物器械难以进行山地作业,故而对于人工的需求相对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果农对于扩大种植面积的考量。
图为实践队员体验采摘蜂糖李。中国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梁靖梓 供图
二、漫步果园小径,考察民间风情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能更为直观地了解果园李子树具体的生长状况,当地果农引领着乡村实践队员们进入果园进行实地考察。在考察途中,果农为实践队员介绍沿途的李子树,在不同之处依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进行别样的种植,并亲自从路过的李子树上摘取新鲜的李子热忱地递给实践队员们品尝。着重介绍了各类李子树的品种,以及各种李子树所结出果实的口感。
当实践队员们向果农提及为何将两种不同的李子树种植在一起,且没有显著的界限时,果农解释了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并生动形象地作出比喻:“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由于果树自身的特性,自花传粉所结出的李子数量远远不及异花传粉所结出的李子数量,再加上当地的自然环境影响,能够利用李子花期吸引昆虫和风的助力相对较容易地实现异花传粉,这一授粉方式对李子树的产出数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图为当地果农为实践队员讲解果园的相关情况。中国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况天怡 供图
三、为创经济未来,建言美丽乡村
伴随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网红经济已成为观察移动互联时代的一扇窗口,在谋求个人发展的同时更应注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实践队顺应此趋势,与果农进一步的交流中了解到,在进行李子的对外销售时未曾采用“网红经济”的互联网式推销形式。基于此情形,实践队员结合自身所涉猎的情况,与果农进行深入沟通,为果农普及互联网式销售形式的优劣之处。在果园进行实地考察时,实践队员针对李子口感对李子倾销的影响进行探讨。果农提及气候,气候对李子的口感影响极大,与降水量直接相关,降水量大则会影响李子的甜度,降水量少则会影响李子的产量,凸显了农业生产对气候的依赖性,以及面对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
为此,实践队员为果农普及了乡村振兴的国家政策,向果农阐述了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并为果农就当下市场形势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未来,实践队员们将把此次调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队员们将继续关注“三农”问题,积极传播乡村振兴的国家政策,为果农及更多乡村居民带去最新的市场信息和发展建议。同时,实践队员也呼吁社会各界能够给予乡村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共同携手,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与果农的合影留念。中国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况天怡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