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理学子深入基层三下乡,助力乡村实现永续发展

发布时间:2024-07-31 23:18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张震   阅读 9.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31日讯(通讯员 张震)2024年7月21日-24日,洛阳理工学院会计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张震赴河南省开封市杞县进行“会马”领航铸青春,实践赋能育新人的实践活动,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深入体察民情,探索乡村新发展道路。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观察大棚葡萄种植情况

乡村的振兴, 是大家共同的梦想。青年力量, 正为这片土地注入新的活力。在近些时日,队员们前往开封市杞县城郊乡杨巴庄村和柿园乡万寨村以及杞县国际大蒜市场进行了实践调研活动。在此期间,队员深入田间地头,与当地村民共同劳作,同时向他们宣扬了国家“乡村振兴”的政策内容。这些实践经历不仅让队员们知道了一些农作物种植的相关知识,而且也让队员们明白了为了那份振兴乡村的初心与使命。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当地村民互相讨论农作物种植的相关问题

一.前往杞县城郊乡杨巴庄村.

首先来到杞县杨巴庄村,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田野上,深入田地,亲身感受农村生活的辛勤与乐趣。此时正是庄稼生长繁茂的时节,田间地头绿油油的一片,行走在路上,实践队员们看到了种类繁多的种植作物,常见的是玉米,此外还有果树,温室大棚里的葡萄等。亲自下地劳作之后才懂得了农民劳动的辛苦,更加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万寨村果蔬产业园前拍照留念

二.前往杞县柿园乡万寨村

第二站实践队员们到达了杞县万寨村,来探究这里的农业发展之路。进入万寨村,映入眼帘的是万寨村的标志产业果蔬产业园“十链百园千基地”,当地村庄依靠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出“万寨蜜瓜”等农产品品牌,提高当地村民的收入和幸福感。实地走访之后,队员们领悟到实现“乡村振兴”更要讲求好方法,要挖掘和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打造乡土特色品牌,这样才能促进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图为杞县国际大蒜市场里的繁荣景象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大蒜销售商进行采访

三.前往杞县国际大蒜市场

最后实践队员们来到了杞县国际大蒜市场,深入了解杞县大蒜产业情况。“世界大蒜看中国,优质大蒜看杞县”,国人餐桌上每四头大蒜,就有一头来自杞县。大蒜一直是杞县的特色及支柱产业之一,这一次,队员们选择从蒜农和大蒜收购商出发,通过访问了解到大蒜价格主要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在支撑杞县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带动了相关就业,稳定了民生,但同时也存在着大蒜深加工不足等问题。为此,杞县要加大力量实现大蒜产业高质量发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路上,实践队员们去了杞县的许多地方,尤其令队员们印象深刻的是万寨村的果蔬产业园,他们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大棚种植带来了效率和收入的倍增,科技的投入也使得万寨村的果蔬享誉杞县周边,为“乡村振兴”作出了典范和优秀贡献。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实践出真知,只有大家真正实践起来,才能成长,才能真正的做到在社会中奉献青年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震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26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