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1日讯(通讯员 黎祖贤)玉溪师范学院“蒲公英”实践团积极响应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号召,于2024年7月14日启程,前往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羊街党舵村委会,开展为期7日的普通话推广活动,为当地的语言文化交流贡献一份力量。
图为实践团队到达实践地。通讯员 黎祖贤 供图
实践前期阶段,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为开展实践活动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并且与当地的乡政府领导、村委会干部、及当地居民展开了交流,了解了党舵村委会整体状况,为此次实践活动指明清晰的实践方向和明确的规划好实践路线。
图为实践团队对当地村民走访。通讯员 黎祖贤 供图
实践团队采用游戏化教学,吸引儿童参与教育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通过讲述民族团结故事、欣赏文学、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孩子们感受文化底蕴。鼓励孩子们积极发言,通过唱歌、讲故事等方式,丰富精神世界,提升幼儿的普通话水平。
图为实践团带领幼儿进行手工活动。通讯员 黎祖贤 供图
在本次的实践活动中,多数儿童为学龄前儿童,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实践团队开展了《国家》、《大中国》等经典歌曲教学,通过传唱金典歌曲的方式锻炼儿童的口语发音,打好学习普通话基础的同时,也让儿童们更加热爱中华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为实践团对幼儿进行歌曲教学。通讯员 黎祖贤 供图
实践团队与拉祜族、哈尼族村民同吃同住,共同劳动学习,参与歌舞活动,践行中华民族一家亲。同时,实践团普及其他少数民族习俗、服饰知识,促进文化融合。这种交流丰富了彼此精神世界,加强了民族团结,让团结之花在幸福中绽放。
图为实践团参与当地特色文化活动。通讯员 黎祖贤 供图
“蒲公英”的脚步不会停止,蒲公英的种子也将遍布四海。一粒种子只能扎根一块土地,但一代又一代的延续能让蒲公英走进万家。“蒲公英”实践团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助力水车田村孩子提升普通话水平,并让他们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普通话作为沟通的桥梁,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黎祖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