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0日讯(通讯员 胡文依 张鑫 纪秋云 罗艺超 刘文杰 林晓冰 杜芳泽 聂达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为助力洲仔镇产业振兴,7月16日“启航·智培科技”实践团走进乡村、走进基层、走进产业,弄清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内涵,搞明白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打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田野青春,共筑稻香
“启航·智培科技”实践团成员走进广宁县洲仔社区的稻田里,挽起袖子、撸起裤腿,帮助当地村委收割稻田,体验劳动的价值,享受丰收的喜悦,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与此同时,实践团也放飞无人机,飞翔在洲仔稻田的上空,在无人机航拍镜头下,田野里大片成熟的水稻闪着金色的光芒,辛勤的农民利用收割机进行着收割,沉甸甸的水稻变成一粒粒丰收的稻谷,这一幕幕勾画出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据与村干部交谈,了解到这片水稻田是村集体经营,收割的稻谷将以优惠的价格卖给当地的村民。
图1 团队洲仔水稻航拍图(通讯员杜芳泽 聂达亮 摄)
图2 团队成员在稻田合影留念(通讯员罗艺超 摄)
携手乡村,竹笋助农
实践团队抵达早洞村竹笋山,寻访洲仔名片—麻竹笋。团队成员实地考察笋山的生态环境,并与当地居民进行深入交流,了解竹笋种植的环境,竹笋种植规模、产量及其经济价值,以及竹笋种植面临的。紧接着,实践团队前往广宁县笋丰食品有限公司,进一步了解竹笋加工产业发展状况。在与笋丰食品负责人桃姐的访谈过程中,笋丰食品有限公司集竹笋的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了解到笋丰食品有限公司拥有自己的竹笋种植基地,种植规模高达6000多亩,亩产3000多斤。也有全自动化的生产加工线,能够高效完成竹笋加工、装袋。目前产品的销售产业发展态势向好,产品已远销广西、中山、深圳等地。同时在了解到竹笋发展存在销售局限、推广单一等问题。实践团队成员就品牌推广、绿色生产模式等发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此助力洲仔镇特色产业发展,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增强村级造血功能,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
图3 与农户的访谈(通讯员罗艺超 摄)
图4 团队成员在笋山合影留念(通讯员罗艺超 摄)
图5 团队成员在广宁县笋丰食品有限公司合影留念(通讯员罗艺超 摄)
一口云吞,舌尖洲仔
实践团队有幸受邀前往肇庆市正旺食品有限公司,体会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参观围绕云吞生产流程、销售渠道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展开。云吞作为广宁传统美食,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也是当地经济一大重要新活力。在邵老板的介绍中,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洲仔打造“一村一产”的决心与毅力,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支撑,促进经济社会健康稳步发展。
图6 邵老板为团队成员讲解云吞发展(通讯员刘文杰 摄)
实践团探寻洲仔镇产业发展的踪迹,用脚步丈量洲仔大地,用眼睛发现洲仔振兴,用耳朵倾听洲仔呼声,用内心感应洲仔发展,向基层走去、向田地走去,在洲仔镇谱写“启航”青年最强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晓冰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