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0日讯(通讯员 胡文依 张鑫 廖锦芸 罗艺超 刘文杰 林晓冰 罗芷倩 钟文婷 杜芳泽 聂达亮 )2024年7月15日-21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启航·智培科技”实践团在胡文依老师的带领下,深入肇庆市广宁县洲仔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实践团以“攀登计划”重点项目为依托,发挥工科专长,聚焦洲仔镇产业发展、航拍宣传、文化传承、直播助农、科学普及等方向开展系列活动,全面助力洲仔镇高质量发展,为当地注入科技活力,激发内生动力,共绘乡村振兴新篇章。
“启航·智培科技”实践团合影(通讯员罗艺超 摄)
开展交流座谈会,共谋发展新篇章
实践之初,实践团与洲仔镇党委委员、社区干部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会上,镇党委委员详细介绍了洲仔镇“一中心、两园、三基地”的特色农业布局,特别强调了麻竹笋、清桂茶、红薯等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胡文依老师代表实践团承诺,将充分发挥团队在科技助农方面的优势,通过育苗技术、无人机航拍、科普宣传等手段,为洲仔镇的产业振兴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启航·智培科技”实践团与镇党委委员陈家庆开展交流座谈(通讯员刘文杰 摄)
聚焦乡村振兴,助力产业发展
在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实践团深入广宁县洲仔镇实地考察稻田、竹笋山、林场、茶场、食品加工企业、蔬菜种植基地及肉鸽产业示范养殖基地,全面剖析了洲仔镇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包括劳动力短缺、撂荒地难题、销售渠道受限、人才技术匮乏、产业链不健全及品牌意识薄弱等。针对这些问题,实践团提出了绿色生态种植、强化品牌运营、拓宽市场、融合智慧农业与订单农业等策略,旨在推动洲仔镇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价值,拓宽农民增收途径,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注入强劲的新动力。
“启航·智培科技”实践团调研洲仔产业发展现状(通讯员罗艺超 摄)
实践团成员在仓丰村党群服务中心与农民一同劳作(通讯员钟文婷 摄)
用航拍记录洲仔发展,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为充分挖掘利用广东乡村振兴实践成果,推动文化传承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深入广宁县洲仔镇5个村落、6家企业,运用无人机航拍技术,生动记录了错落有致的村容村貌、广袤田野的自然风光以及食品加工、蔬菜种植、肉鸽养殖等产业的蓬勃发展,全方位展现了洲仔镇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辉煌成就与独特魅力。
同时,实践团聚焦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深入金场村探访南派醒狮与七星鼓的杰出传承人,通过无人机航拍技术与传统文化元素的巧妙结合,创新性地制作了高质量宣传视频,不仅弘扬了舞狮、七星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还为洲仔镇的产业振兴与文化旅游增添了新亮点。
实践团制作精美宣传视频10余个,新闻报道20余篇,在南方+、大学生云报、微信视频号等平台的广泛传播下,累计浏览量已突破20000。村干部、企业负责人对实践团的活动表示高度认可,清桂茶厂负责人还邀请实践团秋季采茶之时,再来亲自体验采茶、制茶、品茶的全过程。实践团的活动有效促进了产业宣传、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深度交融与协同发展,为地方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实践团成员利用无人机拍摄稻田、村貌图(通讯员杜芳泽 聂达亮 摄)
实践团成员拍摄邓大道师傅与其徒弟(通讯员罗艺超 摄)
助农不止步,直播在行动
为解决洲仔镇笋丰食品加工厂发展面临着销售渠道局限、宣传推广单一等困境,实践团前往洲仔笋丰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为其工作人员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助农直播“理论+实操”培训会。从无到有布置直播间、搭建直播框架、学习直播技巧、掌握直播话术、吸引流量粉丝,真真切切解答了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洲仔镇竹笋品牌宣传打好坚实基础,为洲仔镇竹笋产业发展增添“云”动力。
实践团成员为笋丰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员工授课(通讯员罗艺超 摄)
科技教育赋能未来,资助政策点亮希望
为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用青春之力夯实教育强国根基,做好新质生产力“人才”文章。实践团广宁县洲仔镇中心小学成功举办科普教育活动,以“科技赋能未来,教育点亮希望”为主题,通过开设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无土栽培以及智能培控箱等前沿科技课程及红色文化、国防知识、农垦精神传承、普通话推广等内容,共开设10余门课程,课程覆盖小学生500余人次。学校和家长纷纷会实践团点赞,表示学生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以及科技的魅力,在孩子们心中播种下了科技创新的种子。
同时,实践团还积极开展国家资助政策宣传活动,通过走访调查与主题班会,让资助政策惠及经济困难家庭,助力乡村学子追梦远航,为乡村教育注入新活力,筑牢资助育人根基。
实践团成员为广宁县洲仔镇中心小学学生授课(通讯员林晓冰 摄)
实践团成员解答国家资助政策问题(通讯员罗芷倩 摄)
“启航·智培科技”实践团教育课堂合影(通讯员罗艺超 摄)
火热的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实践团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为洲仔镇的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未来,实践团将继续以此为契机,不断探索科技助农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科技活力与智慧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晓冰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