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7日讯(通讯员 杨优优 杨紫蕙 孙振浩)2024年7月20日至24日,浙江农林大学雷锋班“乡村振兴·青春笃行”社会实践团深入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开展了一场针对困境儿童现状的全面调研。
调研背景与目的
面对连日暴雨与地质灾害预警,实践团队以坚定的决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勇气。此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北川困境儿童的生活状态,评估现有帮扶措施的有效性,探索更加精准的长期帮扶策略。
调研行动与发现
抵达北川的第一天,实践团队首先探访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和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通过亲身体验,团队成员对防灾减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见证了灾后重建的奇迹,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随后,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浙江农林大学“雷锋班”与北川幸福小学携手,共建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单位,同时设立了浙江农林大学“雷锋班”实践基地。实践团队还通过开展支教活动和深入访谈,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
调研重点:多角度探索困境儿童成长路径
在“妈妈农场”等重点调研点,实践团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与孩子们共同挥洒汗水,深刻感受到社工和志愿者在困境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访谈小学教师、公益组织负责人、社工、家长、志愿者以及儿童共81人,实践团队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对困境儿童的现状、需求以及村、校、社区在帮扶中的作用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调研启示:从物质帮扶到思想建设
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虽然物质帮扶重要,但对于困境儿童而言,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更为关键。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身心、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们成长的基石。城市管理231班的肖彬睿表示,无论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孩子们都表现出不惧风雨的顽强品质,而自己和团队要去做的,就是给予他们更多关怀,帮助他们在成长路上走得更远,为这些孩子们带来希望与温暖。”
浙江农林大学雷锋班“乡村振兴·青春笃行”社会实践团的北川调研行动,是一次深度探索与实践的旅程。通过调研,团队成员不仅收获了宝贵的一线资料,更在行动中践行了雷锋精神,展现了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未来,实践团队将继续关注北川困境儿童的成长,探索更有效的帮扶路径,为孩子们的未来注入更多希望与温暖。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紫蕙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