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李天歌 赵飒 单雨露 汪静瑜 李珊 张倩僮 李正旺 龚东玲)
一、党建引领聚力量,青春激扬绘振兴
为深入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并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2024年6月29日上午,安徽外国语学院“青”寻来时路,筑梦振乡兴乡村振兴促进团到达王屯民族居建设党建主题公园。
图为实践团队与“红管家”理事长张万怀在党建主题公园的合照
王屯民族居党建主题公园内设置了多个党建文化宣传栏、红色故事墙等,展示了党的光辉历程、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以及新时代党的建设成果,为乡村居民提供了学习党的历史和理论知识的直观窗口。同时,王屯民族居党建主题公园注重环境美化,通过植树造绿、设置景观小品等方式,打造了优美的休闲环境,为乡村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团队成员们利用党建主题公园举办百姓宣讲等文化活动,将党建工作与基层服务紧密结合,丰富了乡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红管家”理事长张万怀对团队成员们说:“王屯民族居坚持党建引领,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通过建设党建主题公园,更好的发挥了了党组织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乡村治理和文化繁荣。未来,王屯民族居将继续发挥党建主题公园的作用,推动基层服务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二、贯彻落实民法典,保障好人民权益
为践行依法治国方略,提高乡村居民的法治素养和依法维权能力,2024年6月29日上午,安徽外国语学院“‘青’寻来时路,筑梦振乡兴”乡村振兴促进团到达王屯民族居民法典文化墙。团队成员们不仅对当地居民进行基础法律知识宣讲,而且以实地访谈的形式调查了当地乡村居民关于民法典文化墙建设的观点和看法,当地乡村居民讲:“建设民法典文化墙使法律知识更加贴近生活,增强了我们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了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高维权能力。”
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民法典文化墙的展示和宣传,让居民的法律意识将得到显著提升,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民法典文化墙作为法治宣传的重要载体,有力推动当地法治建设进程,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
图为实践团队观看民法典文化墙的图片
三、文化交融绘新篇,民族团结谱华章
为贯彻落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2024年6月29日下午,安徽外国语学院“‘青’寻来时路,筑梦振乡兴”乡村振兴促进团到达王屯民族居民族文化墙。
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们驻足观看王屯民族居的这面文化墙这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生动展现。墙面上,色彩斑斓的图案和生动形象的描绘,将汉族、回族等多个民族的传统服饰、节庆习俗等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各民族团结和谐、共同繁荣的美好愿景。团队成员们感受到了每一幅图案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通过走访当地居民深入地了解了王屯民族居的历史文化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团队成员们并根据走访的结果,做出总结: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文化项目在乡村地区落地生根,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谐。
图为实践团队在民族文化墙前聆听张万怀理事长介绍的图片
四、评议乡风扬正气,文明共筑新乡村
为推动乡村乡风文明建设,丰富村民自治实践,提升乡村治理水平,2024年7月2日上午,团队成员们参与了王屯民族居乡风文明评议工作。建设乡风文明既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乡风文明不仅反映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强国梦的重要条件。王屯民族村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带领团队成员们从遵纪守法、家庭和谐、邻里友善、关心集体、爱护环境、致富带富、热心公益、移风易俗等8个方面开展乡风文明评议工作。
通过参与此次王屯民族居乡风文明评议工作,团队成员们充分认识到:乡风文明建设不仅要直面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问题,还要贴近农民的现实文化需求,通过挖掘和提升内生性资源,构建与现代生活相适应的文化生活理念,为乡村振兴提供全面充分的文化保障。
图为实践团队在王屯民族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乡风文明评议的照片
图片:李天歌 赵飒 单雨露 汪静瑜 李珊 张倩僮 李正旺 龚东玲
文字:李天歌 赵飒 单雨露 汪静瑜 李珊 张倩僮 李正旺 龚东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单雨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