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讯安顺7月14日讯(通讯员 戴美琳 龚然然)7月14日上午, 贵州大学“云起高原”推普实践队在实践指导老师王爽的带领下,兵分两路,一队来到了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黄鹤营村红军桥,用标准的普通话讲述起那些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另一队深入鹞子岩组的村民家中,开展关于普通话的问卷调研。
此次活动以”用普通话讲好红色故事,让普通话走进每家每户”为主题,旨在打破地域与语言的限制,让红军在紫云县的英勇事迹和动人故事能够跨越时空,扣人心弦。
图为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黄鹤营村红军桥照片 。通讯员 龚然然 摄
红军桥边,实践队员们身着统一服装,用流利的普通话将红军战士们在紫云县留下的光辉足迹娓娓道来。在结束拍摄调研之际,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他们希望通过“普通话讲故事”的方式,激发更多人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同时,实践队员们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来到紫云县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上,用普通话讲述更多关于红军、关于人民、关于黄鹤营村的动人故事。
图为“云起高原”推普实践队于红军桥上的合影。 通讯员 王爽 摄
在村庄的另一头——鹞子岩组里,实践队带着对传承语言文化的热情与使命,走进村民家中,不仅询问了村民们的普通话水平和学习意愿,而且耐心地向村民们阐述调研的目的和意义,用实际行动探索普通话在当地的普及方式与发展潜力。
经走访调研,普通话的普及仍存在不少困难与挑战。村民长期处于较为封闭的语言环境中,日常交流多使用方言或民族语言,缺乏使用普通话的场合和习惯,导致普通话应用能力较弱。而年轻一代虽然在学校接受了普通话教育,但在家庭和社会交往中仍习惯使用方言。针对这些问题,实践队员们积极与村民沟通交流,分享学习普通话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大家多听、多说、多练,从而提高普通话水平。
图为“云起高原”推普实践队在黄鹤营村进行普通话入户调研。 通讯员 程媛媛 摄
下午两点半,“云起高原”推普实践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前往打扒河组、翁弄组、大坝组和鹞子岩组村民家中。实践队员们通过作业辅导与普通话游戏互动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普通话的魅力,激发其学习普通话的热情。实践队表示,他们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普通话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加贴近人心,为乡村的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当地孩子们的合影。 通讯员 史孟媛 摄
普通话作为全国通用的语言,不仅是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通过普及普通话,既可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又能够促进黄鹤营村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开拓村民的视野,拓宽产业发展新思路,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戴美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