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馆合作,开启暑期青少年科普教育新途径———“青春飞扬·逐夏而行”科普送教志愿服务团队开班仪式

发布时间:2024-07-14 23:26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2.3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4日讯(通讯员 刘俊伶 钟汶含 杨伊)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理念,积极推动《重庆市打造西部科普中心实施方案》落地,满足学生科学素养发展需要。2024年7月11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夏而行”志愿服务队奔赴巫溪县开展为时七天的“科创筑梦·助力‘双减’”暑期“三下乡”科普送教活动。

 (图为“青春飞扬·逐梦而行”志愿服务队指导老师和巫溪县领导讲话  杨伊摄)

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着力打造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加强科学校内外联合教育,7月11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夏而行”志愿服务队协同当地科协举办了 “科创筑梦·助力‘双减’”暑期“三下乡”科学课程送教活动开班仪式,巫溪县科协主席金庆武,巫溪县科协副主席、巫溪县科技馆馆长王全辉,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实验中心主任钟绍波,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师唐中华博士出席本次活动。

(图为巫溪县科协副主席发言致辞  杨伊摄)

个性化科学教育,“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会议之初,王全辉馆长指出,近年来巫溪县高度重视青少年教育工作,利用科普阵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活动、创新比赛,并对在场的学生提出了“三点希望”:听从安排、认真学习、热爱科学,借此机会不断发展自己,锻炼自身科学探究能力,积极参与后续组织的各类科技创新比赛中来发光发彩。

(图为志愿者代表刘桂琴发言  杨伊摄)

一专发展培育,多彩课堂育人才。 “青春飞扬·逐夏而行”科普送教服务队向巫溪县领导和学生家长承诺,将切合巫溪县学生实际需要,从“致力做好学生科学教育”出发,借助场馆建设做学生的教育助学引擎,开展博士科普讲座、科技制作、趣味科学实验、科普文艺表演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课程,不断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索求知欲,引导形成“讲科学、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学习氛围。

(图为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实验中心主任钟绍波发言  杨伊摄)

重视科普质量,加强科普教育基础工作普及创新。钟绍波主任首先阐明了重庆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科学教育学更是重庆市“十四五”重点学科,指出为了响应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教育做加法”等相关理念政策,重庆师范大学科普送教团队先后在重庆渝东南、渝东北开展了多场科普助教活动。同时提出“馆校合作”的新科普送教模式,充分发挥了双方优势,为巫溪县小朋友提供了优质平台学习科学知识,助力点燃学生科学梦想。

(图为巫溪县科协主席宣布送教活动正式启动  杨伊摄)

在巫溪县科协主席金庆武宣布2024年“科创助梦·助力‘双减’”暑期“三下乡”科学课程送教活动正式启动后,团队还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博士科普讲座——假如国宝会说话。

(图为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师唐中华博士科普知识  杨伊摄)

一片天真憨态奇,腹中藏竹不藏机,大熊猫不仅是中国的国宝,更是全世界的瑰宝,是和平、幸福和和谐的象征。唐中华老师以“小小国宝成长记”的故事,科普了大熊猫的动物地位、分布地区、生活习性、形态特征、食性等各方面知识。在一个小时的大熊猫知识科普中,唐中华老师着眼于科学的大格局、大视野,通过小小的熊猫知识科普,以小入大,启智润心,将科学知识贯穿始终,推动着科普知识沉淀下去,让巫溪县的孩子们近距离接触科技知识,感受了科学魅力。


 (图为巫溪县领导和“青春飞扬,逐夏而行”团队合影  杨伊摄)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国家积极倡导构建社会协同支持机制,整合高校、科研校院、科技类场馆等科学教育资源,全面、系统、持续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青春飞扬·逐夏而行”志愿服务队积极响应号召,为巫溪县小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科普服务,将优质科学课程、丰富教学资源送教进三峡库区腹地,建造起孩子们的科学之舟,让科技的航帆直指未来,将科学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涛涛海水,为孩子们的未来提供无限可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俊伶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111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