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学子三下乡:红色记忆照耀下的乡村振兴之路

发布时间:2024-07-14 19:26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1.7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7月14日讯(通讯员 孟思彤 王超)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之际,2024年629日,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百年党史犹追忆,革命薪火‘郑’传承社会实践队启程前往河南省新郑市龙湖镇泰山村,开启了一场深度探索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的实践旅程。本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泰山村的红色旅游资源,体验景区的独特风貌深入调研泰山村在“旅游+”模式下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体悟红色文化,深入学习党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走进泰山村,首先进入视野是泰山村红色文化博物馆馆中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历经沧桑的文物,无声地诉说着共产党人的信仰与牺牲在忠字舞台旁,实践队员们驻足沉思,这里不仅是红色文化的展示窗口,更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基地,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在缅怀中汲取力量,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红色博物馆。通讯员 聂梦琴 供图

走出红色文化博物馆,映入眼帘泰山村千稼集景区内的红色文化民俗街,这里仿佛是一扇通往过去的窗,每一砖一瓦、每一雕一画,都讲述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置身此街之中,仿佛对那段峥嵘岁月有了实感,大家心中的敬畏与与自豪油然而生。

图为红色文化民俗街场景布置。通讯员 潘高锋 供图

穿过红色文化民俗街,随后出现的是泰山村村史馆馆中记录了泰山村从抗日战争时期的血与火,到改革开放后的春风化雨,再到今日乡村振兴的辉煌篇章。其中乔宗旺书记的故事尤为感人,他放弃了在外的事业,响应党的号召,回到家乡,带领乡亲们自力更生,走出了一条集体发展、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泰山村的蜕变,是经济的飞跃,更是精神的觉醒和文化的复兴。在这里,队员们深刻体悟到了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完美融合,它不仅为泰山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村民的自豪感与归属感,增强了乡村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让泰山村成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与红色文化博物馆与村史馆所展现出的红色历史不同,随后参观的廉政文化长廊和领军人物园,则展现出了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延续与创新。廉政文化长廊以生动的形式,倡导廉洁奉公的价值观,提醒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每一幅壁画、每一段文字,都是对党员干部的鞭策,也是对广大民众的教育。领军人物园中,历史的伟人与现代的英雄并立,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英雄群像,更象征着红色精神的传承与发扬。这里不仅是一处旅游景点,更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教材,让每一位游客在游览中接受精神的熏陶,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廉政文化长廊。通讯员 孙笑颖 供图

在最后对泰山村龙翔文化科技集团企划部经理的采访中实践队成员们深深感受到泰山村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小村庄转变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非凡历程。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实践,同时也彰显了基层干部如乔宗旺书记的领导智慧与奉献精神。由此可知,乡村振兴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远的规划、持续的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泰山村的案例证明,只要有信心和决心,即使是曾经最不起眼的角落,也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采访泰山村龙翔文化科技集团企划部经理。通讯员 潘高锋 供图

泰山村的红色之旅,不仅让实践队成员们重温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也让大家感受到了文化旅游在传播红色事迹的独特作用以及红色资源对于乡村振兴的深远意义。红色资源是乡村发展的宝贵财富,它能够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动力,让历史的记忆照亮发展的道路。泰山村的红色资源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是一股激励我们勇往直前的力量,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让红色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孟思彤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18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