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夏日行,宣讲活动进校园
——广东医科大学易班发展中心社会实践团队(星逸志愿服务队)开展医学科普义教课堂
大学生云报7月14日讯(通讯员 岑慧莹)为深入基层群众,普及健康知识,共筑健康防线,2024年7月9日,广东医科大学星逸志愿服务队赴湛江市坡头区南三中学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
图为星逸志愿服务队全体成员与指导老师合影
据悉,星逸志愿服务队结合自身医学特色,聚焦当地湿热气候季节性疾病和虫害多发的特点,运用实际案例,面向中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教活动,助推健康素养的提升,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团队成员深度洞察学生的知识兴趣和热情所在,量身定制教学课件及视频,让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同时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或班级交流的方式深入探索这些问题,并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此激发他们对生物科学的浓厚兴趣和持续探索的热情。
寄生虫科普课堂,团队成员从体外和体内两个角度展开宣讲。详尽讲解如何判断是否感染寄生虫及常见寄生虫如线虫、蛔虫吸虫等的感染方式、诱发症状和预防措施。星逸队员强调,以上各种寄生虫的感染方式都与当地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教学课件中精心编排了诸多形象生动的图片和富有科普价值的视频,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全程沉浸在学习的海洋中。他们神情专注地注视着屏幕上的每一个细节,主动地将关键信息认真地记录下来。
为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领悟寄生关系,队员巧妙地运用当下热门游戏《王者荣耀》中的角色作比,以诙谐幽默的口吻,将这一医学概念与学生们热衷的兴趣爱好融为一体,使寄生关系的理解变得更加直观和生动。这种创意方式,瞬间点燃学生们的热情。
图为星逸队员授课关于寄生虫的相关知识
在互动环节,学生们积极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并且向团队成员提出疑问,眼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回答问题的准确率极高,尤其是预防措施方面,他们不仅能够自信地说出自己所了解到的,还能在日常生活中把理论付诸实践。
图为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
疫苗科普课堂上,团队成员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们简要介绍疫苗的定义、作用机理、接种流程及注意事项等,着重阐述疫苗接种在预防疾病、保护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他们指出,疫苗接种是防控疾病最经济、最有效的的手段。通过接种疫苗,不仅可以有效预防疾病传染,还能降低因疾病导致的死亡风险,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队员特别论述了狂犬病疫苗,以小故事的方式切入主题,讲解狂犬病的诱因和预防措施,同时说明狂犬病疫苗的接种时机及预防效果。其中,狂犬病的预防措施尤为至关重要。
图为星逸队员讲解乙肝疫苗接种
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显著降低患宫颈癌的风险。队员向学生们宣传宫颈癌的早筛早诊早治知识,提高他们对宫颈癌预防的重视程度。
针对流感等季节性传染病,队员向学生们普及相关疫苗知识和接种方法,提醒他们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人群聚集,以降低感染风险。
同学们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展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思维能力。旁听席的团队成员也积极参与其中,与学生打成一片。星逸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对学生们关于接种疫苗存在的疑虑和误解,队员耐心解答,消除他们的顾虑,共同营造出一种独特而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
图为同学们上台分享课堂感受
课后采访中,学生们对团队成员的创意授课方式赞不绝口:“老师充满热情与活力,活泼可爱,课堂上更是幽默风趣,PPT非常完美,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整堂课互动积极、氛围欢乐。”许多学生还表示,他们会将所学知识与家人一同分享。
图为课间时间广东医科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陈晓光询问南三中学学子课堂接受情况
经过这次深入的学习体验,团队成员和学生们都取得了显著的收获。他们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还提升了个人技能与团队协作能力。对于负责讲课的队员们而言,与学生们的互动过程更是一段难忘的成长历程。从最初的拘谨与担忧,他们逐渐克服了紧张,展现出更加自然、大方的风采,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也为今后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星逸志愿服务队全体成员与南三中学学生合影
此次“三下乡”医学科普宣教活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反响和高度赞誉。星逸志愿服务队将继续以医学科普知识走进校园为主题,把此次实践成果转化为普及健康知识的动力,用实际行动与当地居民共创美好未来,为南三的教育事业不断的改革创新,为祖国的乡村振兴,为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够做出广东医科大学应有的贡献和力量。
指导老师:陈晓光、周慕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岑慧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