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4日讯(通讯员 雷妙清 曹纹恺)7月12日,为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全方位深入了解九华黄精这一珍贵中药材在当地种植、加工及销售的全链条情况,挖掘其产业发展潜力,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赴青阳县“精益求精-黄精调研”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踏入了位于山区腹地的乔木乡,开展了一场关于九华黄精的深度调研之旅。
图为团队成员抵达乔乡黄精小镇合影
乔木乡,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成为九华黄精生长的理想之地。团队成员跟随黄书记来到了黄精的林下种植地。这片生机勃勃的绿色基地,以独特的林下经济模式,展现了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生。团队成员穿梭于郁郁葱葱的林间,亲身感受九华黄精生长的独特环境。黄书记说:“九华黄精需要种植至少5年以上才得以收获,每一年长一小节,经验丰富的农户一眼就能看出黄精是不是九华黄精与年份。”团队成员感叹于九华黄精的神奇之处,初步了解黄精的种植环境与特性。
图为团队成员前往九华黄精林下种植地
紧随黄书记的步伐,团队成员来到了九华黄精的套种基地园。套种对比单作它不仅能阶段性地充分利用空间,更重要的是能延长后季作物的生长季节,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年总产量。黄精与瓜萎交织生长,眼前的景象令人赞叹不已,黄精喜阴,而瓜萎的枝条沿着木条而上,形成了一张天然的遮阳网,一方面相互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循环,另一方提高了农户的收入。“老百姓口袋子里有钱,我比谁都开心,这也是我们应该做的。”黄书记的话令团队成员时深受触动,纷纷表示将汲取此次调研经验,致力于推广更多类似的可持续农业模式,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观察黄精与瓜萎的套种
想要走出致富之路,需要掌握种植的经验和方法。黄书记邀请了当地种植黄精经验丰富的农户与团队成员一同前往九华本源堂黄精种植基地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路上,团队成员了解到每一株的九华黄精都不能施肥料,只施有机肥,要保证九华黄精的品质,以免药性被破坏。同时,详细了解了黄精的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土壤管理等关键环节,亲身体验了黄精的采挖过程。
团队成员挽起袖子,拿起铲子,小心翼翼地挖掘着。不久,一株黄精便显露出了真容。它的根部呈长圆柱形,表面略显粗糙,颜色从淡黄色渐变为深棕色,质地坚实而富有弹性。黄书记拿起这株珍贵的药材,向众人介绍:“九华黄精,中医宝典中的上品,其根状茎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滋阴润肺、健脾益气的功效。看它那饱满的形态,就知道这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是多么适合它的生长。”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每一颗黄精背后所蕴含的辛勤与智慧。
随后,团队深入黄精加工车间,观摩了从清洗、切片到烘干、包装的全过程,对黄精产品标准化生产有了直观的认识。通过与企业负责人座谈,队员们了解到,黄精产业正逐步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如黄精茶、黄精丸等,市场前景广阔,但同时也面临着品牌建设、销售渠道拓展等方面的挑战。
图为团队成员在车间品尝九蒸九制的九华黄精
“北有长白人参,南有九华黄精”。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还特别关注了黄精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黄精产业不仅带动了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吸引了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同时,黄精作为绿色健康产业的一部分,对于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黄书记说过这样一句话:种下九华黄精苗,开辟乡村致富路。不仅加深了团队成员对九华黄精这一传统中药材的认识,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益参考。未来,团队成员将持续关注乔木乡黄精产业的发展,通过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助力黄精产业提质升级,共同描绘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雷妙清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