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生赴遵义苟坝村追寻革命印记

发布时间:2024-07-13 12:52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朱莹   阅读 1.4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年担当。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感受红色记忆的历史厚重感,2024年7月8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青春“黔”行理论普及宣讲团在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苟坝村开启为期十天的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红色文化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精神纽带,为更好的了解革命先辈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协同青春“黔”行理论普及宣讲团“追寻革命足迹,传承红色精神”,在红色文化中感悟党的苦难与辉煌,使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不断长志气、硬骨气、蓄底气,不辱使命,不负人民以继承红色精神,铸就伟大中国梦。

跟随大巴车的缓缓启动,我们宣讲团一行人正式踏上了前往苟坝村的旅程。车窗外,城市的喧嚣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翠绿的田野和连绵起伏的山峦。车内,宣讲团的同学们或兴奋地讨论着即将到来的活动,或静静地望着窗外的风景,或激动着讨论想重走革命先辈的长征路。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未知的好奇与向往。我靠在窗边,任由微风拂过脸庞,心中充满了对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期待。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的磨砺。

随着大巴驶入,映入眼帘的是由一块接一块的田坝组成,四面环山的苟坝村。其独特的地形非常有利于红军隐蔽,山岭间笼罩着白雾,显得更加宁静祥和。这个隐匿在群山环抱之中的小村落,用它独有的魅力与质朴,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也让我在实践中收获了无尽的感悟与思考。抵达苟坝村的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苟坝会议会址静静地矗立在那里,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作为遵义会议的重要延续,苟坝会议同样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站在这片充满革命气息的土地上,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懈努力。这种历史的厚重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也更加坚定了我要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

接下来,我们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安顿工作。在村委会吕松书记的带领下,找到我们的临时住所,整理好了行李和物资。虽然条件有限,但大家都充满了干劲和热情。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关怀。我们一起出行,一起生活,逐渐融入了这个大家庭之中。

当今中国正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数次在瞬息万变的局势里转危为安,风云变幻里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我们屡经披荆斩棘之艰,风急浪勇之险,却仍拥有一往无前的勇气,迸发出中国人民力挽狂澜的智慧。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仍然英雄辈出,吹响时代最嘹亮的奋斗号角。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应当接过先辈的理想炬火,以志存高远的拳拳爱国之心,勇担时代责任,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不懈努力,在不懈探索中锤炼自我,主动承担时代责任,谱写盛世中华里繁花似锦的新篇章,为祖国砥砺前行,为党的革命事业添砖加瓦。
接下来的几天,作为青春“黔”行理论普及宣讲团的成员,我们将持续在苟坝开展我们的追寻红色之旅,在这片毛主席用马灯点亮新中国的土地上重温历史,感受峥嵘岁月。(通讯员 朱莹)

图为苟坝会议中的一盏马灯

通讯员 廖远春 摄

图为苟坝村吕松书记带领理论普及团到住所

通讯员 廖远春 摄

图为青春“黔”行理论普及宣讲团集体合影

通讯员 廖远春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8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