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韵悠长,匠心独运:千年造纸技术的现代传承 ——合肥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共赴丁家桥

发布时间:2024-07-13 09:40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合肥大学 胡玉婉 昝俊豪   阅读 6.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文化产业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守护传统文化根脉的重要角色,为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提高文化自信,7月12日,合肥大学“合”你青春助力,“泾”彩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开启丁家桥镇文化产业探索之旅。

寻味线装古籍的墨宝之气,回溯传统技艺的精妙之处

上午,团队来到三希堂,它作为国内首家线装文化主题的文化园区,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文旅研学基地和泾县独有的文化名片之一。

 

筒子页是线装书等古籍装帧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因纸张可拉开呈筒子形状得名。讲解员展示了复刻版古籍,成员们惊叹线装书工艺和宣纸细腻的质地。步入三希堂文渊阁,《四库全书》线装复刻版映入团队成员眼帘,其经、史、子、集四部书籍分别代表了四个季节,并采用四种不同颜色来区分。经部的绿色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史部的红色代表着历史的厚重与热烈;子部的蓝色寓意着秋天的丰收与广博;集部的灰色则体现了冬天的内敛与沉淀。《四库全书》的四种颜色,不仅是对书籍内容的直观区分,更是对中华文化和四季之美的深刻诠释。

 

三希堂设有雕版印刷体验区和线装书装订体验区,团队成员亲身体验,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而后,讲解员带领团队成员梳理了书籍发展史并进入制作车间。线装本制作需经过印刷、理料、折页等十五个过程,多为纯手工。对非遗项目传承人张云芳的采访,让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传承与创新并重。

丁家桥镇展示与推广线装工艺 ,打造出独有的名片,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丁家桥镇提高了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和推广力度,为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纸产业的传承发展,乡村振兴的致富之路

下午,团队成员们来到了被誉为安徽首个“淘宝村”的李园村。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商发展冲击传统营销,村民便尝试电商领域。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开网店,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李园村的电商规模逐渐壮大,同时也带动了周边产业。2021年底,丁家桥镇电商经营户达500余户,年发货量达500余万单,年销量超2亿元,并且衍生出宣纸、书画纸、丁渡酱菜等明星产品,村民们借互联网筑“致富路”。

随后,团队成员探访当地宣纸产业。先到宣纸产业园,了解产业文化,再到古法造纸展示区,了解宣纸制作全过程。园内还设置了陶艺、制宣笔、制墨、捞纸等宣纸相关产业的体验区,使参观者感受宣纸文化的魅力。领略完宣纸文化的魅力后,成员们来到“中国曹氏牌宣纸”所在地,有幸采访了曹建勤先生,了解了曹氏宣纸的发展历程。曹氏宣纸是当地产业的缩影,人们靠创新走出了“致富路”。

本次“丁家桥之旅”,成员们了解当地宣纸产业的发展变化,感受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的交相融合,看到了传统技艺被珍视与美丽乡村建设,见证了丁家桥镇宣纸产业蓬勃发展。

(撰稿:胡玉婉 昝俊豪 摄影:徐文庆 贾凯淞  虞睿扬)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玉婉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