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诉争鸣,岁月孰敢忘:安徽师大“红旅智行”实践团队开启征程

发布时间:2024-07-10 09:45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安徽师范大学 王孜默   阅读 7.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摘要:7月10日,安徽师范大学计信学院赴淮南新四军纪念林vr展馆“项目e站”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淮南大通万人坑教育馆进行参观。

团队成员于石碑前合影

感受血泪的历史,痛惜罹难的矿工

黑云压城,空气中燥热蔓延。在雨点从半空中跌落,激起尘土飞扬的滴答声里,计信学院赴淮南新四军纪念林vr展馆“项目e站”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了这片充斥着累累白骨愤懑呼声的血泪之地——淮南大通万人坑教育馆。

后倚山峰,前倚密林,几间瓦房轻而易举地隐匿其间,这就是侵华日军卑鄙狡猾的手段与目的。而今,这里虽然绿荫绵延,充满宁静,只有俩座低矮的碉堡和一间“暗藏玄机”的日军办公室,团队的每个成员还是能隐隐地感受到这片土地饱经风霜的沧桑。团队的到来受到了万人坑教育馆工作人员的热情欢迎,他们安排了专业的讲解员首先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大通万人坑教育馆。在游览万人坑教育馆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了日军从进驻淮南、实施暴行、掩盖罪行到全面投降和撤退的全过程,借助场馆内栩栩如生的人物泥塑感受到了处于压迫之下的矿工们的愤怒和绝望。眼前真实的累累白骨触动了在场每一位成员的感官,13000这个惊人的数字激荡着在场每一位成员的心。

日军侵驻淮南时期办公室——水牢

暗藏玄机的瓦房,暴露日军的伪善

一间平平无奇的瓦房,几张普普通通的桌椅,构成了这间办公室。如果不从一方狭小的深井向下望去,没有人能发现它其实暗藏玄机。这间水牢,建筑在地底,周围都是坚厚的石墙,分为两层,上层是个蓄水池,下层是牢房,机关一旦开启,就可以将整间牢房淹没。

这是十足的令人惊叹的刑罚,被关进水牢的矿工们,虽然不会短时间内窒息而死,但及胸的深水足以消磨他们的体力,不出几天,就会倒入水中溺毙。在这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里,团队成员不敢想象曾受其难的烈士们有多痛苦、多绝望。黑暗漫长无际,耳边只有同伴微弱的喘息,其惨酷程度,实不亚于几分钟内的窒息而死。

此刻,踏足这里,团队成员和不幸牺牲的13000名矿工英雄有着一样的鼻息,有着一样的愤恨之情,深刻地意识到了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重要性。同时,团队成员也会以行动继续践行“红旅智行,传承不息”的实践主题,行之虽远,仍不忘来时艰难。

工作人员讲解淮南党史

回顾红色的记忆,深感祖国之伟大

在大通万人坑教育馆、日军办公室——水牢遗址之外,还坐落着一所记录了淮南共产党支部发展历史的展馆。

“铸就百年辉煌,成就千秋伟业”,是展馆工作人员向团队成员讲解展览内容时的开篇题词。从淮南地区建党前的革命斗争、中共寿县小甸集特支的建立,再到淮南地方党团组织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淮南的发展历史鲜活地展现在团队成员面前,中共淮南地方组织以及人民群众如火如荼的奋斗历程也在团队成员的脑中浮现。可以说,党的一切伟大理论成果、伟大实践成果,都是在血与火的艰难曲折中付出代价换来的,这些历久弥坚的宝贵财富也将一直指引中国人民前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孜默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7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