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东学子三下乡纪实:助力乡村振兴,赣东青年勇作为

发布时间:2024-06-29 12:19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7.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抚州6月29日讯 赣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组织积极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2024年6月24日至6月30日,“乡”约盛夏经管实践小分队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嵩湖乡上聂村开展以“聚力“经”彩创青春,“乡”约盛夏拓新程”为主题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了解国情,帮助学生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坚定正确方向,立足江西的特色和优势,掌握乡村发展现状,助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一、悠悠岁月情,浓浓敬老心“千万经典,孝义为先”,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乡”约盛夏经管实践小分队走进嵩湖敬老院开展敬老院志愿服务活动。在院长的带领下,实践小分队成员与老人开展了一系列人文关怀活动。实践队员在与当地敬老院院长的交流中了解到城乡养老观念区别以及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等问题,对当今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在了解到情况以后,实践小分队与老人围坐在一起,倾听长辈讲述过去的岁月,回忆那些美好时光,以最真挚的情怀温暖老人内心的孤独,现场氛围温馨有爱。此次实践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实践队员与当地老人的联系,同时也弘扬了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图为实践小分队倾听敬老院老人讲述过去的故事。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陈沅佟 摄

二、古村新风,家风同行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讲话中提到:青少年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古人都知道,养不教父之过。家长应该担负起教育后代的责任。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风端正、子女才能健康成长、社会才能健康发展。2024年6月25日,“乡”约盛夏经管实践小分队走进临川聂氏家风教育馆,了解到站溪聂氏传承下来的优良家风。临川聂氏族人十分注重家风传家,提升族人的品格精神,聂氏祖先拟定了“忠、孝、仁、义、礼、智、信”的七字家风修身纲要并以此处世,经千年积厚,薄发而天成,家风家训馆集临川文化之浑厚,培育一代又一代人的优良思想品格。在参观的过程中,实践小分队成员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课堂。教室里的文物史料,就像是我们的教材,它们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成员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深沉。而那些历史上的名人模范,则像是队员们的老师,他们的事迹和品质,为小分队的队员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图为实践小分队成员分享感悟。大学生云报 夏子钰 摄

三、用爱点亮希望,支教温暖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越来越多的学生扎根基层教书育人。为了秉承和发扬青年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服务宗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024年6月26日,“乡”约盛夏经管实践小分队在当地的家风文化大舞台上开展了“预防校园霸凌,提高安全意识”以及“不嬉水,防溺水;不乱摸,保安全”为主题的爱心支教活动,以助力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小分队成员设置趣味课程,寓教于乐,不仅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虽然支教只是短暂的一段时间,但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和对知识的向往给志愿者们带来了深刻的触动。支教活动不仅调动了孩子们的生活,也深刻的影响着实践小分队队员们,让队员们更加深刻认识到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图为实践小分队与当地儿童合影。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况浩清 摄

四、陶酝匠心,非遗生辉千年燃窑火,临川白浒窑。临川白浒窑,本系中国六大陶瓷名窑之一,它出于隋唐代,成长于南宋初期,繁荣于元代,是我国江古陶瓷生产史中的重要链环之一。2024年6月28日,“乡”约盛夏经管实践小分队在白浒窑非遗传承人张志刚老师的带领下探寻非遗之美,领略匠心风采,寻访非遗根脉,助力乡村振兴。走进白浒窑陶瓷文化学习基地,张志刚老师向实践小分队队员们详细地介绍了白浒窑陶瓷的历史文化和精美陶瓷艺术品。张志刚老师热情地教导队员们体验如何制作简单的陶瓷制品。实践小分队队员们兴趣浓厚,泥土被揉捏、塑形,在短暂间化为特色的茶壶、杯盖与碗具,尽显匠心独运。“青春匠心绽芳华,非遗传承显担当”,在体验过后,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了白浒窑的魅力,也更深刻体会到非遗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当代青年应秉承老一辈优秀工匠精神,激发青少年对非遗的了解、认同和热情,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更大的青春之力。
图为实践小分队成员体验揉泥塑形。大学生云报 刘丽娟 摄

通过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小分队切身感受到了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建设水平、治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治理结构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兴”的不只是物质基础,更是精神文明。实践小分队成员会以此次实践为契机,在今后的乡村振兴和助农兴农中展现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通讯员 陈沅佟 夏子钰 况浩清 刘丽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旭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328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