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网络与通信学院资助育人工作案例——记一名“双困生”的成长之路

发布时间:2023-11-24 19:24   来源: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阅读 2.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综合资讯

大学生云报南京11月24日讯(通讯员董嘉乐 夏德铸 朱莹莹)学院非常关注“双困生”学生群体,努力在物质上帮助他们,在心理上给予温暖,在学业上提升他们的能力。学院坚持着“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实现心理育人和资助育人的内涵式发展。通过缓解学生的经济压力,学院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来实现励志成长和成才的目标。 

上图为学院开展资助育人会议

小A是一名大二女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她的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经常外出打零工来维持家庭生计。由于与父亲交流较少,小A与奶奶成为了彼此唯一的依靠。然而,就在小A大一上学期,她的奶奶也离世了。这一打击对小A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她的情绪一直低落,变得孤僻寡言。她开始频繁外出兼职,导致白天黑夜颠倒,多次请假,上课时也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业压力重重。

幸运的是,辅导员及时察觉到了小A的变化,并高度关注她的情绪和生活状态。辅导员对小A进行了心理监测,并了解了她最近的情绪和生活动态。同时,学院考虑到小A的家庭困难、学业发展和人际关系问题,为她申请了勤工助学岗位,希望能够从扶贫和扶智两个层面来帮助她。经过一个学期的调整和心理关怀,小A目前已经基本能够保持情绪稳定,正常参与学习和生活。

辅导员定期与小A进行交流和沟通,帮助她重建生活信心,并指导她申请国家助学金、励志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等多个奖项。学院支持她担任校园资助大使,宣讲国家资助育人政策,并引导她向榜样看齐。同时,学院也鼓励她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在小A同学的成长之路中,她被定义为“双困生”,面临着家庭经济压力和情感缺失的困境。为了帮助她克服这些问题,辅导员采取了一系列的分析和应对措施:

1.叩响心门,探秘问题寻根源

小A同学在面对陌生的大学环境、家庭经济压力和情感缺失的困境下,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经常请假逃避学业压力。辅导员通过与小A的面对面沟通,了解到她的困境和心理状况,并给予了充分共情和理解。辅导员推荐小A同学正确平衡学习和兼职的关系,并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她改变不合理的自我认知。同时,辅导员鼓励小A同学寻找积极意义,发掘自身优势和资源,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重新找回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疗愈心结,消解迷茫向阳生

辅导员发现小A同学存在心理问题,包括社会功能受损、学业压力过大、丧失学习兴趣等。辅导员从情感缺失、经济压力和学业问题三个方面入手解决该问题。针对情感缺失,与小A的父亲和堂姐进行交流,希望他们能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支持。针对经济压力,分院领导进行实地家访,提供物质支持,并推荐勤工助学岗位。针对学业问题,分析成绩情况,指导老师进行针对性辅导,并鼓励小A同学利用生涯咨询服务明确自身发展方向。通过以上措施,帮助小A同学重塑信心,解决问题,重新找回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3.焕发心光,充电蓄能强内功

辅导员引导小A设定学习目标,包括争取学业奖学金和励志奖学金,并采用SMART原则制定学习计划。辅导员帮助小A将学习任务量化到不同时间段,并采用“番茄to do法”提高学习专注力。小A同意遵守约定,每日按时完成学习计划,不缺勤,并定期进行学习汇报。辅导员还建立了学习互助小组,邀请优秀学生进行帮扶和监督。同时,联系家人给予精神支持。在多方的关注和鼓励下,小A重新点燃对学习的热情,学习专注度提升,掌握程度有所改善。

4.筑梦心路,为心赋能展担当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小A同学获得了励志奖学金和学院综合奖学金。感恩家人、老师和朋友的支持,小A决定回馈社会。她报名申请成为新生班级助理,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组建学习小组,分享学习经验,帮助小组成员提高学习能力;成为校园资助大使,宣传助学政策;参与志愿服务,策划实践活动和宣讲红色故事。在多方的帮助下,小A恢复了心理状态,取得了学业成就,参与了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并成为朋友眼中的阳光少女。她表示愿意持续回馈社会,用自己的力量温暖更多人。

在小A的成长之路中,我们不禁反思了教育的力量和学院对学生支持的重要性。通过提供资助和关怀,网络与通信学院为小A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机会。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教育的力量,它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帮助他们克服困境,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个案例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反思与启示:

(一)以“小温暖”点燃“心希望”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和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要做心理困境学生的倾听者。在谈心谈话过程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耐心倾听其经历讲述,给予学生合理宣泄的情绪的途径,引导其敞开心扉,而非你问我答式的封闭式提问;其次,要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式方法,如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适当情况下给予学生心理安慰和支持,帮助其舒缓心理压力,摆脱心理困境,重塑生活“心希望”。

(二)以“小联动”搭建“心桥梁”

在高职院校中,守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单靠辅导员一方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依赖多个教育主体共同发力。做好教师引导、家校联动、朋辈帮扶三支队伍建设。

在教师引导方面,辅导员和专任教师要强化专业知识学习,采用专业、科学的方法,依据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节点,采取心理普测、重点学生档案等形式动态追踪学生心理发展动态,实现精准施策,聚力扶志。

在家校联动方面,学校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成长环境,并定期将学生的在校表现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通过交流,让家长意识到家庭陪伴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并希望家长能够给予学生情感关怀,了解学生需求,走进学生内心,家校协同,共同助力学生成长。

在朋辈帮扶方面,要充分发挥班级学生干部、宿舍舍友、高年级学生榜样等朋辈力量,营造温馨向上的人际交往环境。让他们关心“双困生”的思想动态,并积极带领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拉近班级学生间的距离,建立良好伙伴关系,让学生感受集体生活的温暖。同时,辅导员也需要定期与学生干部、宿舍舍友进行交流,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动向。

(三)以“小荧火”迸发“心能量”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对于学生主动想要感恩回馈他人的想法和行为要做好鼓励、支持和引导。在榜样引领方面,鼓励该生成为校内资助大使,以校内和家乡所在地作为宣传阵地,向经济困难生普及国家资助政策;动员班级同学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组建学习小组,分享自身学习经验,并帮助小组成员实现学习脱贫;投身社会实践,展现青年担当。

(四)以“小细节”彰显“心关怀”

“心理育人”是高校辅导员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在心理育人工作中不仅要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更要对心理危机事件具有敏锐性和前瞻性。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动态,一方面能够留意学生的反常表现,另一方面也能通过与学生的日常交流,拉近与学生的关系,便于后续谈心谈话的开展,以及更容易让学生听取辅导员的建议、意见。其次,要完善机制建设,做好监督反馈。健全校——院——班——宿舍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实现顶层高位推动,中层衔接畅通,基层细节落实,将“双困生”关怀与帮扶落在实处;建立有效反馈机制,动态更新“双困生”一人一档、谈心谈话教育管理记录,做到问题学生有迹可循,防微杜渐,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小A的故事鼓舞着学院的师生们,激发着他们对于关爱弱势群体、推动教育公平的热情。学院将继续努力解决学生的困境,不断提升心理育人和资助育人的水平,为更多像小A一样的学生提供温暖与支持。通过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学院将在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和提升学业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相信在学院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将能够克服困境,实现自己的成长和回报社会的愿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莹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4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