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学子三下乡:感悟人民情怀,凝聚奋进力量

发布时间:2023-07-14 09:31   来源:湖北工业大学   作者:杜俊衡 方佳怡 于姗姗   阅读 948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湖北学子三下乡:感悟人民情怀,凝聚奋进力量

大学生云报7月4日电(通讯员 杜俊衡 方佳怡 李勋慈 于姗姗)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赓续红色记忆,赋能乡村振兴,湖北工业大学青佑之光志愿服务团赴湖北省公安县开展为期2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于74日深入走访公安县当地先进个人,感悟他们根植红色沃土的人民情怀,以期讲好红色故事,凝聚奋进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夹竹园镇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合影。

社会实践队队员首先来到公安县夹竹园镇,采访了桥岭村党支部书记肖大勇,跟随他历经从企业家到村支书的成长与转变,见证了他在领导岗位上的卓越表现和杰出成就。他刚到桥岭村时,村里负债1300余万,工作局面非常复杂且艰难。肖大勇秉承着身为共产党员的初心,不顾家人反对,不计个人得失,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支部书记这一工作岗位,带领村民发展当地特色产业链,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提升了村庄的整体生活质量。目前已为桥岭村成功化债900余万元,其他化债也在有序进行中。

图为桥岭村党支部书记肖大勇接受采访。

肖大勇带领社会实践队队员参观了当地酒厂和稻虾连作田,观摩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队员也了解到他凭着吃苦耐劳的品格,勇于担当、以身作则的精神,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将过去濒临涣散的桥岭村打造成一个有凝聚力、有战斗力,年集体经济收入过百万元的先进党支部。

据当地村民表示,正是在肖大勇的领导和管理下,他们才能团结如一,共谋发展。肖大勇也不负人民所望,带领乡亲们齐心协力、共同致富,为村庄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和认可。肖大勇谈到,公安县当地涌现出诸多革命先驱,留下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红色精神,身为村支书,他定当继承并弘扬这种敢于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

图为桥岭村党支部书记肖大勇带领社会实践队队员参观当地酒厂。

 

随后,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公安县埠河镇,在农业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中心,感悟公安县在红色精神引领下的乡村振兴成果;走访了湖北省金秋农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静。

刘静谈到,小时候的她,并不能理解父亲作为县里的农技站站长,这么多年来对于葡萄的执念。大学毕业后,她南下广州,成家立业,赚得千万资产;但因父亲心脏病突发,她才赶回家乡。她见证了当地村民对父亲的尊重,逢年过节送来的被子堆了家里满满一屋;她也会因为烈日骄阳下葡农的奔波感到难过,年长的老人用小车拖着自家的葡萄,从一个收购点辗转到另一个收购点,只为养家糊口。为了让农民们的辛勤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她毅然放弃南方城市的优渥生活,返乡创业。在创业初期,面临着品种改良、销售不畅通等重重困难,她和同伴们不懈努力,凝聚资源,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如今,刘静先后培育了9个葡萄专业合作社,涉及网络农户400户,每年为农民代购代销葡萄1万余吨,为农民销售增值400万元;共流转土地1000亩,带动农户299户,提供就业岗位375个。

 

图为湖北省金秋农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静接受采访。

 

社会实践队队员走进刘静的葡萄产业园区,参观了园区的智能生态培育温室,以及不同种类的葡萄从生长、采摘到包装、销售的全过程。刘静提到,在公安县这片红色沃土上,一代代企业家和研究者都秉承着“不求我有,但求我在”的红色精神,为乡村振兴,为父老乡亲,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社会实践队队员走访葡萄产业园区。

在本次调研活动中,社会实践队队员与村支书、企业家和农民等深入访谈,了解到公安县红色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以及红色精神指引下的当地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现状。团队已于公安县生活网,发布《公安县红色文化传承及其融入乡村振兴现状》调研问卷;并面向当地农村留守儿童,开设红色教育特色课程。

实践队员表示,这不仅仅是对公安县红色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现状的调研,更是团队成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社会的具体行动,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公安县的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让红色精神在当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方佳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0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