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在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戏马台景区内,徐州工程学院红十字会“救星燎原”实践团开展“‘救’在身边,急救星火计划”公益活动,通过文字介绍、现场演示等形式,向游客和市民普及急救知识,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徐州戏马台,这一地标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文化,也铭记着苏轼的担当。活动现场,志愿者以苏轼治水的典故,再现了北宋时期苏轼任徐州知州时,带领百姓抵御洪水的场景。并以此为引展现急救关键,如心肺复苏具体规范,以及三角巾包扎、绷带包扎的实操教学。强调了正确急救措施对生命守护的重要性,让急救教学更具文化内涵与记忆点。
在“伤口包扎实操区”,志愿者们针对不同部位的受伤介绍了两种包扎方法。第一种是绷带包扎:遇到四肢伤口时,这种方法就派上了大用场:先在伤口附近做几圈环形包扎固定,接着将绷带向上螺旋缠绕,每圈覆盖前一圈的 1/3 至 1/2,直至完全覆盖伤口,最后固定绷带末端。每一个动作志愿者们都会放慢速度仔细讲解。一番讲解过后,许多游客跃跃欲试,现场的气氛很热烈,甚至几个游客迫不及待上台尝试,起初他们并不太熟悉操作,但在志愿者一对一的指导下很快便可熟练包扎了。

第二种是三角巾包扎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头部、肩部、手臂等不同部位。头部:底边折放前额,底角枕后交叉打结,顶角掖入;肩部(燕尾式):三角巾折燕尾,底边绕臂,燕尾角颈后打结;手臂:折带状,腕部居中,两端绕颈(健侧)打结悬吊。志愿者演示相应的步骤并强调:“包扎需牢固、覆盖伤口,打结避开创伤,依部位选对应方法。及时包扎可防感染,为治疗争取时间。”游客两两一组模拟练习,从基础包扎到复杂部位处理,由志愿者的一对一指导后,逐步掌握技能,纷纷感慨:“实操让急救知识更接地气。”

结束了热烈的急救知识讲解后,志愿者们发放融合戏马台文化元素的急救宣传单,图文并茂介绍常见急救场景处理方法,深受游客喜爱。实操环节中,志愿者借助训练道具,手把手指导游客和工作人员进行模拟演练,耐心纠正不规范动作。宣传单与实操结合,让急救知识深入人心,游客纷纷点赞:“既有趣又实用,学到了真本事。”

项目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救星燎原”公益行动的延伸,后续将持续走进景区、社区,扩大急救知识普及范围。团队以专业教学提升公众急救意识与技能,用青春力量为生命安全护航,助力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此次戏马台急救宣传活动,通过多样化教学与互动,将急救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生命守护技能。志愿者们以行动诠释“救星燎原”,让急救知识在景区生根发芽,为游客和市民的安全增添保障,谱写青春守护生命的动人篇章。
文案提供:陈豫萱
图片提供:孙珂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00后退伍医学生街头勇救晕倒老人,用责任与专业诠释培华育人初心
影爱相携,助残筑梦:以影像艺术赋能,筑残健共融之桥
绿意与红心交织,专业与服务融合 —— 青大“语惠桑榆”走进社区治理第一线
湖南大学学子推动中非美食融合 驻非使馆建言献策助文化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