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索未来,守护蓝天!成大学子走进灵龙小学播撒低碳种子

发布时间:2025-11-10 12:3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单友缘   阅读 248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为扎实推进青少年生态环保理念普及,助力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提质增效,2025年11月5日,橙光·成都大学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宣讲团走进灵龙小学开展“碳中和与全球变暖”主题科普讲座。宣讲团成员凭借前期精心打磨的教学内容,为该校90余名师生呈现了一堂兼具系统性与趣味性的环保启蒙课程,成功为青少年筑牢低碳环保认知根基。

活动启动阶段,宣讲团紧扣小学生认知特点,摒弃传统单向灌输模式,以精心打磨的“知识讲解+趣味视频+有奖问答”三维科普体系开展宣讲。宣讲先以“地球发烧了”的生动比喻引入主题,将“碳中和”“温室气体”等专业术语,转化为“给地球‘降温’的方法”“空气中的‘热量包裹层’”等生活化表达,降低理解门槛;同步播放趣味动画视频,用鲜活画面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让抽象概念更直观易懂;还结合学生日常场景,给出“随手关灯”“双面用纸”“绿色上下学”等可落地的低碳建议。整套宣讲兼顾专业性与通俗性,助力学生快速树立“环保在身边”的基础认知。

随后,环保宣讲活动正式进入核心互动环节。作为整场活动推动低碳环保理念落地的关键节点,该环节以“激励参与”为核心原则,着力构建双向互动的知识传递场景,旨在切实促进学生从被动接收知识向主动参与思考转变,深化对低碳环保知识的系统理解与认同。宣讲团立足“碳排放识别”“低碳行为判断”“环保创意实践”三大核心维度,结合青少年认知规律与日常生活实际,精心设计了兼具知识性、趣味性与实践性的系列互动问题,有效激活学生参与热情,引导学生在深度思考与互动交流中筑牢低碳环保认知基础,为后续环保实践行动的开展凝聚思想共识。此环节中,学生始终专注互动、秩序良好,实现从“被动听”到“主动想”的认知升级。

系列环保教育课程步入收官阶段,在宣讲团的专业化引导下,学生们沉浸式研读环保主题书籍与定制化主题卡片,同步开展跨个体的文本传阅、观点碰撞与深度研讨,营造出浓厚的探究式学习氛围。这一实践环节不仅精准契合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诉求,助力学生构建系统性的绿色生活认知体系、夯实生态责任担当的思想根基,更通过实践化场景搭建与体验式教学设计,有效拓展了素质教育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多元实践维度,为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了具象化的实施载体。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活动创新性构建“调研-定制-创新-跟踪”全流程闭环教育模式:前期以精准调研摸清学生环保认知的痛点与兴趣点,中期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定制专属宣讲内容,用创新呈现形式强化学生参与感,后期通过跟踪反馈持续优化升级宣讲形式与内容。整套流程全方位精准对接学生核心需求,为环保科普教育的常态化落地注入了持久活力。

最后,活动在热烈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宣讲团成员与灵龙小学师生合影留念,定格下这段满载收获与温情的珍贵瞬间。本次活动中,橙光·成都大学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宣讲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通俗易懂的讲解风格、生动鲜活的科普案例,成功搭建起青少年与环保专业知识的沟通桥梁。原本抽象的生态保护概念变得具象可感,有效激发了同学们的环保热忱。此次科普活动意义深远,我们将持续以更专业、更系统的知识输出,深耕实践,助力更多青少年深植绿色发展理念、厚植生态保护意识,为生态文明建设培育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单友缘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1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