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行李箱的轮子在校园石板路上停止滚动,我望着眼前陌生的教学楼与往来的人群,心里既藏着对高中时代的不舍,也揣着对大学的茫然——这是我踏入大学校园第一天的真实写照。如今回望这段刚开启不久的旅程,那些初来乍到的局促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收获与成长带来的笃定。
开学前的我,总担心无法适应集体生活:害怕和室友没有共同话题,担心跟不上专业课的节奏,甚至焦虑自己会在偌大的校园里迷路。但真正走进宿舍,室友们主动分享家乡特产、一起研究校园地图的瞬间,让陌生感悄悄褪去;第一次上专业课,老师耐心讲解知识点、同学课后热情分享笔记的温暖,也让我逐渐找回了学习的信心。原来,大学并非想象中那般“孤独”,每一份主动的善意,都在为我们搭建彼此靠近的桥梁。
这段时间里,我也试着跳出舒适圈,在尝试中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小成就。报名参加学院的篮球队时,我本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却在一次次打球和兄弟们接触的过程中,慢慢克服了当天的紧张,打球和发言不那么拘束,渐渐地融入了这个大家庭,这些看似微小的经历,或许算不上惊天动地的“大成就”,却让我明白:大学的成长,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次勇敢的尝试,都是在为更好的自己铺路。
现在的我,不再会为“未来该怎么走”而过度焦虑。我开始学着制定每周的学习计划,在专业课之余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会和室友一起去操场跑步,在运动中释放压力;也会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在交流中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我渐渐懂得,大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学习知识,更在于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在迷茫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开学以来这段时光,就像一本刚刚翻开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新鲜与挑战,也记录着我的成长与收获。未来的日子里,我或许还会遇到新的困难,但我会带着这段时间收获的勇气与信心,继续坚定地走下去,在大学的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山东政法学院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王熙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影爱相携,助残筑梦:以影像艺术赋能,筑残健共融之桥
绿意与红心交织,专业与服务融合 —— 青大“语惠桑榆”走进社区治理第一线
湖南大学学子推动中非美食融合 驻非使馆建言献策助文化交流
非遗手艺润童心,稚手巧思传薪火 —— 扬州大学研究生宣讲团走进大刘社区开展唐果子非遗文化宣讲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