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28 日,国庆与中秋双节来临之际,汉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分团委、学生党支部联合桐华幼儿园及该校 “与绿同行向阳花志愿服务队”,共同举办 “童声传经典,双节筑同心” 主题实践活动。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仕新,外国语学院分党委书记王官华,桐华幼儿园园长汤清芬及双方师生、志愿服务队代表共 200 余人齐聚幼儿园活动大厅,在飘扬的国旗与节日装饰的映衬下,开启了一场融合语言推广、文化传承与爱国教育的实践之旅。
活动以 “大手拉小手” 结对入场仪式拉开序幕,大学生志愿者弯腰牵起小朋友的小手,轻声交流着节日的喜悦,快速拉近彼此距离。全场肃立齐唱国歌,激昂的旋律在大厅回荡,孩子们稚嫩的脸庞上满是认真,爱国情怀在歌声中悄然萌芽。外国语学院分党委书记王官华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活动创新 “大手牵小手・志愿力量” 角色体验式教育模式,将党建、团建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入育人实践,希望孩子们在活动中厚植文化基因,培育爱国情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 “彩绘家园,童心寄情” 环节,青马班学生通过生动的绘本和动画片段,向孩子们讲解双节由来与祖国山河风貌,志愿者与志愿服务队成员蹲在孩子们身边,耐心引导他们用油画棒绘制节日祝福画作,五彩的画笔在纸上舞动,天安门、月亮、国旗等元素跃然纸上,以童真笔触传递家国情感。“童声嘹亮,经典传唱” 环节中,志愿者逐句教唱《歌唱祖国》,志愿服务队成员现场伴唱,孩子们手持小红旗,跟着旋律认真跟唱;“我是小歌手” 环节里,小朋友们踊跃登台,用标准的普通话演唱经典儿歌,清脆的歌声赢得全场阵阵掌声,随后全体人员共同演绎歌曲手势舞,小红旗在手中挥舞,构成一幅温馨动人的画面。
图为青马班学生介绍双节由来与祖国山河风貌
“多彩文化,共筑同心” 环节特色鲜明,维吾尔族学生代表身着民族服饰,用流利的普通话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土家族学生代表通过精心制作的 PPT,展示民族服饰的刺绣工艺、特色乐器的演奏方式与传统节庆的独特习俗,志愿服务队成员协助展示绣花荷包、银饰等民族文化道具,帮助孩子们直观理解 “中华民族一家亲” 的内涵。三位少数民族学生还与志愿者共同带领全场跳民族舞蹈,欢快的节奏让孩子们纷纷加入,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为土家族团队成员讲解刺绣、演奏方式和独特习俗
作为环保类志愿服务团队,“与绿同行向阳花志愿服务队” 在 “绿色中秋,环保同行” 环节发挥专业优势,结合 “玉兔捣药” 的神话传说,用卡通图片和趣味问答的形式向孩子们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让抽象的环保理念变得通俗易懂。志愿者们还现场示范用废旧水瓶、彩纸、灯串等材料制作中秋灯笼,细致拆解裁剪、粘贴、组装的每一个步骤。在志愿者与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小心翼翼地裁剪瓶身、粘贴装饰、安装灯串,一个个色彩缤纷、创意十足的环保灯笼顺利完成,大家举着自己的作品相互展示,在实践中真切感受到 “变废为宝” 的乐趣,树立起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
图为王官华老师指导小朋友制作环保灯笼
活动尾声,桐华幼儿园园长汤清芬肯定活动成效,感谢志愿服务队的专业参与,并期待未来三方深化合作,拓宽育人实践的广度与深度。全体人员齐声高呼 “童声传经典,歌声庆盛世!祖国生日快乐!中秋快乐!” 的活动口号,挥舞国旗合影留念,随后共同品尝香甜的月饼,在团圆的氛围中传递节日祝福。此次活动以 “党建带团建 + 志愿服务 + 社会实践” 模式,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推广、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有机融合。据悉,汉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将继续联合该志愿服务队,秉持教育初心,创新活动形式,落实 “三全育人”“五育并举” 要求,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图为志愿者和老师、小朋友合影留念
撰文 | 田灿
图片 | 屈雪源 刘朝阳
一审 | 陈雨
二审 | 凌爽
三审 | 王官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施晓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