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洱小清志愿团挖色镇护洱行:入户听心声、宣讲聚共识、清源践行动

发布时间:2025-10-19 23:3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龙法、刘瑞甫   阅读 100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2025年10月17日,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洱小清志愿团成员及指导老师赴大理市挖色镇开展洱海保护系列活动,以入户访谈、现场宣讲、清源实践为核心,通过与基层群众、游客深度互动,推动护洱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政策引领话治理,座谈明晰新格局

抵达挖色镇后,洱小清志愿团与挖色镇武装部杨部长、海印村村委会杨书记及罗主任座谈,快速掌握当地护洱关键信息。座谈明确:镇级以“十四五”“三治一改善”为核心动态调整工作,雨季侧重初雨防控与雨污分流,同步探索绿色产业及滩地保洁;海印村2017年起实施全年封湖禁渔与市场化保洁,年投约20万保洁费优先聘村民,1/3村民转产民宿餐饮;依据2023年修订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原一级、二级、三级保护区调整为生态保护核心区、缓冲区、绿色发展区,核心区建筑“只减不增”,此次座谈为后续行动锚定了方向。▲图为洱小清志愿团成员及指导教师与挖色镇武装部部长、村委会书记等座谈,了解当地洱海保护

工作双线并行齐发力,访谈宣讲同落地

座谈结束后,志愿团分两组同步行动,扩大护洱互动覆盖面。第一组在当地村民带领下,走进洱海周边民宿、饭店,与经营者简短交流 “日常护洱举措”“护洱建议”,收集基层声音的同时分享校园环保小技巧,快速完成双向沟通。▲图为洱小清志愿团成员与洱海周边民宿经营者交流护洱举措▲图为洱小清志愿团成员与挖色镇洱海沿岸饭店经营者交流护洱事宜

重点开展宣讲的第二组,在挖色镇洱海沿岸人流集中区设点,开展 “争当洱海小卫士” 主题宣讲。成员们结合 “挖色镇三治一改善”“海印村禁渔保洁” 等基层举措,及民宿经营者护洱案例,用通俗语言传递理念:“洱海的干净离不开每个人的小行动”,并号召游客 “垃圾入分类桶、优先选环保商家”。现场游客纷纷驻足,或记录要点、或提问咨询,成员解答后发放宣传册,推动 “人人护洱” 共识凝聚。▲图为洱小清志愿团成员向小朋友宣传保护洱海知识▲图为洱小清志愿团成员向游客朋友宣传保护洱海知识

清源实践践初心,雨天清污护湖滨

当日恰逢降雨,两组志愿团成员汇合后冒雨开展 “清源行动”。志愿团成员手持钳子、垃圾袋,聚焦近 200 米洱海边步行道展开拉网式清理。现场垃圾以烟头为主,还夹杂不少塑料杂物,成员们不仅全面清理路面可见垃圾,更对草丛深处、石板缝隙等易藏垃圾的死角反复排查、细致清理,不放过任何一处卫生死角,将杂物逐一捡拾入袋,确保步行道及周边无垃圾残留,还原湖滨清爽环境。▲图为洱小清志愿团成员开展“清源行动”,沿海岸清理垃圾

清理后,志愿团将全部垃圾集中投至附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从末端阻断垃圾污染洱海风险,以 “随手清、及时投” 落实护洱实践。

此次 “清源行动”,不仅将青年志愿力量切实转化为护洱实效,更以躬身实践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为本次挖色镇护洱行夯实了实践根基,也让青年担当在湖滨清洁行动中愈发鲜明。

▲图为洱小清志愿团成员与挖色镇武装部部长、村委书记、主任、及村民大哥在村委会合影

撰文:张敏、张光蕊、上官子行、晋晨

图片:刘威、曹婷、李俊龙

审核:刘瑞甫、李龙法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李龙法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