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艺术学院优秀学子 —— 卢嘉毅

发布时间:2025-10-08 17:14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2.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人物故事

九月的大连,海风轻拂着大连医科大学的樱花大道,也吹亮了 2025 级新生卢嘉毅的眼眸。这位意气风发的少年,在志愿者学姐的引导下,一步步走近这所他向往已久的大学殿堂。

进入医科大学前,我总觉得“医学”是严谨的代名词,而“艺术”是自由的象征,二者似乎隔着遥远的距离。直到踏入校园,第一节《医学与艺术史》课上,老师展示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与人体解剖图的对比,我才突然意识到:从文艺复兴时期起,艺术与医学就共享着对“人”的好奇与探索。这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全新的认知——我们不是单纯学习绘画或设计,而是要用艺术的语言,架起医学与大众之间的桥梁。

在课堂上,解剖课上对人体肌肉线条、骨骼结构的观察,成了我素描课上最生动的素材;生物化学中细胞的形态、分子的排列,启发我在设计作品中尝试用抽象线条表现生命的微观之美。今年,我参与了学院组织的“医学插画创作项目”,为一本儿科疾病科普手册绘制插图。为了让孩子们不再害怕“打针”“吃药”,我摒弃了教科书式的严肃画风,将注射器画成“小火箭”,药片设计成“彩虹糖果”,用温暖的色彩和童趣的造型化解孩子们对医疗场景的恐惧。当看到临床医生反馈,这些插画让小患者们配合度提高时,我真切地感受到,艺术在医学领域里,能成为一种“治愈的力量”。

除了专业学习,我还喜欢在校园的解剖楼与美术馆之间穿梭。在解剖实验室里,我学习认识生命的构造与规律;在美术馆的展厅里,我感受艺术家对生命的思考与表达。这种跨界的体验,让我逐渐明白:医学是“求真”,艺术是“求美”,而“真”与“美”的结合,才能让我们更完整地理解生命的意义。

未来,我希望能继续深耕“医学艺术”领域,无论是创作更易懂的医学科普插画,还是用设计思维优化医院的就医环境,我都想用自己的专业能力,让冰冷的医学知识变得温暖可感,让更多人感受到生命科学与人文艺术交融的魅力。我将始终秉持大医甚解,敏行,明仁,济世 通过自己的努力深刻理解医学与艺术之间的桥梁 作为大一新生 我将在为期21天军训结束后 着手对英语四级做准备 充分展现大医人坚定不移的求学信念 我将在大学四年中积极参与大小事宜 贡献自身力量  如今,站在大学的路口,我依然在探索的路上。或许未来的设计之路会有挑战,但在大连医科大学,我逐渐明白:美不止于形式,更源于对生命的敬畏;而医学的严谨,也让我的艺术表达多了一份责任。我期待着,能用手中的画笔,继续在医学与艺术的交汇处,描绘出更多关于生命与美的故事。这便是我,一个在医科大学追寻艺术之光的学生,对自己未来的期许与方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