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中,设计是色彩与线条的魔术,是商业与艺术的结合。但在艺术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孙潇钰同学看来,设计更是一种力量,一种能够传递思想、温暖人心、服务社会的力量。这位看似文静的女孩,用她的画笔和创意,在专业学习与社会服务的双重舞台上,绘就了一幅绚烂的青春画卷。
专业赛场上的“设计尖兵”
进入大学以来,孙潇钰始终将专业学习视为第一要务。她的电脑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灵感与思考,图书馆的灯光常常见证她为打磨一个细节而鏖战深夜。扎实的功底和独特的创意,让她在多项国家级、省级专业竞赛中脱颖而出。
荣获第十八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第十九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设计大赛国赛二等奖、“建行杯”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银奖、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二等奖、第四届“医志园”杯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手绘本草绘图大赛二等奖、第四届“第嘉杯”辽宁省设计大赛三等奖、第六届东方创意之星创新设计大赛铜奖、辽宁省大学生动漫与媒体学院奖暨辽宁省大学生动漫与媒体创意设计大赛优秀奖。
这些沉甸甸的奖项,是对她专业能力的最好肯定。但在孙潇钰看来,比奖杯更珍贵的是通过比赛不断突破自我、用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志愿服务中的“设计师”
如果说赛场上的孙潇钰是锐意进取的,那么投身志愿服务时的她,则是温暖而细腻的。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她坚信,价值不应只停留在纸面和屏幕上,更应该走入生活,服务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为人民群众服务。
在“医路有我”志愿服务项目中作为项目成员,她在寒暑假期间前往当地医院,帮助群众进行智能机器操作,在这期间,她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在校内进行海边垃圾清理和图书馆打扫志愿服务,为校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同学们感到舒心。
“当我帮助完群众后,他们的一声声感谢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巨大幸福。这比任何奖项都让我有成就感。”孙潇钰动情地说。
学业上,她是精益求精、载誉而归的榜样;志愿服务中,她是甘于奉献、传递温暖的使者。孙潇钰用她的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优秀大学生的内涵: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本领,更要有服务社会、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
她正在筹备一个关于“非遗文化视觉化传承”的课题。我们相信,这位以设计为舟、以仁爱为桨的年轻人,必将在更广阔的人生海洋中,乘风破浪,驶向光芒万丈的远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