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10月5日讯(通讯员 刘妍嫣、徐梦圆)按姓氏笔画排序。 当G7762次列车在晨光中驶离合肥南站,一场以“明月映初心,高铁庆华诞”为主题的中秋文化之旅正式启程。2025年10月5日,在这趟开往芜湖的高速列车上,针灸推拿学院学子携手合肥客运段乘务组,将中秋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出行场景,用青春创意唤醒旅途中的文化记忆。
图为针灸推拿学院学生与工作人员合影。 李正源供图。
文化解码:传统节俗的现代呈现
活动采用“沉浸体验+互动传播”的双轨模式。文化体验区内,“中秋灯谜竞猜”以现代视觉设计重构传统谜题,精心设计的谜面引发旅客踊跃参与;“古韵新声”表演区则通过古筝演奏《青花瓷》等经典曲目,让传统文化在琴弦流转间焕发新生。
匠心体验:手作唤醒文化记忆
手工实践区创新构建“参与-制作-留念”的体验闭环。在香囊制作台前,针灸推拿学院学生代表刘妍嫣细心指导旅客配伍中药材,将艾叶、丁香等药材装入锦囊。“每种药材都承载着健康寓意,制作过程本身就是文化体验。”相邻的花灯制作区,同学们耐心协助旅客折叠彩纸、组装灯架,将团圆祝福融入手工创作。一位参与活动的旅客表示:“没想到高铁旅途能变成文化课堂,孩子亲手制作的花灯会成为这个中秋最特别的纪念。”
图为针灸推拿学院学生帮助乘客制作香囊。 李正源 供图
温情传递:多元融合谱写旅途交响
活动巧妙融合多种文化形式。甄毅同学演唱的《如愿》寄托家国情怀,郑琚琢同学演绎的《花开忘忧》传递温暖力量,合肥乘警支队的安全宣讲则体现人文关怀。这些环节与手工体验相得益彰,共同构建起立体化的文化传播矩阵。列车长表示:“这种‘交通载体+文化体验’的创新模式,让传统节日文化在流动空间中焕发新活力。”
本次主题活动覆盖合肥南至芜湖全程,形成“体验-互动-传播”的完整闭环。活动负责人指出,这种创新实践不仅丰富了旅客的出行体验,更探索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场景中的传播新路径。
图为全体参与人员合影。 李正源 供图
当列车缓缓驶入芜湖站,这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圆满落幕。针灸推拿学院学子用专业与热情证明,传统文化并非束之高阁的标本,而是可以随时代列车同行,在每一个生活场景中生根发芽的种子。这次高铁上的中秋庆典,既是一次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更是一曲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动人乐章。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刘妍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