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无价,志愿情怀跨越山海直抵拉萨。为迎接西藏解放60周年,促进民族大团结、深化民族一家亲,近日,“芽儿青”文化志愿服务团队携三项非遗技艺走进雪域高原——南通板鹞风筝、漆扇、撕纸,为这里的居民编织起一场绚丽的文化交融之梦。
活动期间,为更好的了解拉萨的历史文化,“芽儿青”团队一同走进了拉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少年主题展馆。馆内陈列的一幅幅珍贵图片、一件件历史实物,生动记录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厚情谊与悠久传统。几位身着民族服饰的小小讲解员以稚嫩而坚定的声音,为志愿者们讲述了拉萨民族的历史脉络。从古代各民族互通有无的贸易往来,到近代共同抵御外侮的峥嵘岁月,再到如今各族儿女携手建设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大家认真聆听,在孩子们真诚的讲解中,对“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有了更真切的感悟,也为后续活动注入了更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活动室内,色彩与巧思交融,欢声与笑语交织,三项非遗技艺的美丽魅力正在徐徐展现。“板鹞风筝”精妙绝伦,团队成员细致演示板鹞风筝扎制技巧,讲解哨口如何借风力奏响“空中交响乐”的奥秘。藏族同胞围坐一旁,眼中满是好奇与惊叹,指尖小心翼翼地进行捆扎与裱糊——仿佛正在诞生的,是一只即将翱翔于雪域蓝天之上的吉祥之鸟。“漆扇艺术”绚丽多彩,大漆流光间,汉地传统纹样与藏式八宝吉祥图案在素白扇面奇妙邂逅。一位藏族老阿妈握着毛笔,在志愿者指导下首次尝试将格桑花点缀于山水旁,腼腆的笑容里流露出由衷的自豪:“这扇子,既有我们藏家的味道,也有汉家的山水,好看!”
“撕纸技艺”蕴含巧思,无需借助剪刀刻刀,仅凭双手指尖的翻转撕扯,便能呈现丰富图案,展现出非遗撕纸的独特魅力。活动中,团队成员与藏族青年热烈互动,时而切磋技艺,时而协作共创。一幅幅融合汉藏元素的作品在合作中逐渐成型,虽略显朴拙,却饱含深厚情谊,引得满堂喝彩。
雪社区居委会负责人丁书记表示:“此次活动犹如一座彩虹桥,紧密连接起我们与远方兄弟姐妹的情谊。孩子们眼睛亮了,老人们手动了,大家的心也更近了。愿这样的交流像格桑花一般,年年盛开在雪域。”活动尾声,藏族青少年们将心愿与祝福书写于明信片上,连缀成一道道五彩的经幡,悬挂于湛蓝的高原晴空下。那些用藏、汉双语写就的字句,宛如种子,随风飘向远方的雪山与圣湖。
微风拂过,窗外经幡轻摇,活动室内暖意融融。未完工的板鹞风筝架旁,孩子们正低头认真商讨最后的涂色细节。非遗,这门跨越时光的古老技艺,此刻仿佛成为连接民族的纽带,在两族儿女的共同努力下,于拉萨澄澈的蓝天下,续写着民族团结、文化共兴的新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倩汶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