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爱国主义思想,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引导中小学生传承民族精神、增强国家观念、立志做勇担民族复兴伟大使命的新时代好青年,浙江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协会“萤光童行”暑期实践队于2025年7月7日至7月25日,前往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开展“浙YOUNG金彩·FUN心一夏”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通过“中华民族一家亲”“《国家》手势舞”“寻找‘家’的密码—感受家风的温暖与意义”等爱国主题课堂和“《月光下的中国》诗朗诵”等歌颂祖国的代表节目,向中小学生介绍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帮助其理解国与家的精神内涵、增强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情感。这些看着爱国公益广告长大的队员们,正以实际行动回应着对“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的传承,让爱国情怀生生不息。
图为实践队合照
抱紧的“石榴籽”,绽放的“团结花”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民族团结的“石榴籽”在童声朗朗中抽枝展叶。《中华民族一家亲》课程正如一场甘霖,滋养着一颗颗向往团结的心。
课堂从中国地图启程,在图片与视频的呈现中,带领学生“云游”雪域碉房、草原毡包、傣家竹楼……在海拔落差三千米的视觉穿越中,解读中华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密码。在民族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们随机抽取印有民族人物的卡片,扮演该民族人士做自我介绍,模仿一句简单的民族问候语,以稚嫩的好奇触碰“多元一体”的家国根基。在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中,孩子们不禁感叹:“各民族的文化和习俗虽然不同,但拼起来就是完整的中华民族!”
图为课堂教学实录
以地理为经,勾勒家国的壮阔版图;以文化为纬,编织差异的和谐之美;以行动为针,绣制同心的未来图景,这是罗老师备课的初心。本次课堂既为孩子们打开了认识多彩中华的视窗,更是培塑家国情怀、筑牢认同根基的起点。
图为孩子们通过“小人卡”了解民族特色
温暖的“家风意”,炽热的“爱国心”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杜老师从诚实守信、文明有礼等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内容出发,以“家风”为钥,开启了一场从“小家”温情通往“大国”情怀的德育之旅。
为阐释孝亲、仁爱、勤俭、诚信等传统美德,杜老师在讲述古今有关家风的典范故事后,鼓励孩子们在特制卡片上书写或绘制家风格言。一幅幅“孝亲图”、一句句“诚信诺”,质朴真挚,优良家风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萌发。而后,课堂巧妙升华,杜老师用逻辑严密的问题链引导孩子们感悟家风典范人物的家国担当。课堂的最后,孩子们郑重地将家风格言卡片,粘贴在象征祖国的“大心”展板上——“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理念,在这一刻变得清晰而深刻。
图为孩子们积极分享家风故事
从家风到家国,品行之基和情怀之源在这堂“家风意·爱国心”主题课里春风化雨。杜老师表示:“通过这堂课,我希望既能深化孩子们对家庭美德的理解,更能在他们心中架起连接‘小我’与‘大我’的桥梁。”
无言的“手势舞”,震耳的“家国情”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当《国家》的旋律如溪流般淌过教室,长篇的讲述和繁复的文字为稚手舞动着的动人轨迹让步——双手交叠成遮风挡雨的屋檐,是“家”的模样;双臂舒展成环抱山河的弧度,是“国”的轮廓——这场手语舞课堂,让抽象的家国情怀化作指尖的韵律,奏响震耳家国情。
从认识“国”与“家”的手势符号开始,柯老师耐心分解动作:“‘强’字要握紧拳头,像攒着力量;‘和’字的指尖要搭成桥,就像大家手拉手。”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一个个都挺直腰板、目光炯炯,当其他同学遇到困难时,也会帮忙把散开的手指拢成“家”的形状,此刻的互助,恰是“家国同心”最鲜活的注脚。
图为老师细心指导动作
当课程进入尾声,孩子们整齐列队,三十多双小手虽稚嫩却坚定。合掌时如石榴籽紧紧相拥,展臂时似白鸽振翅高飞。有孩子忍不住跟着旋律轻唱,歌声混着衣袖摩擦的轻响,酿成最动人的和弦。无需言语,那一招一式间流淌的,正是最纯粹、最震撼的赤子情怀。
图为师生共展《国家》手势舞
皎洁的“明月光”,晶莹的“中国梦”
“我一直想为月光下的中国写一首诗……”结营仪式上,当稚嫩而清朗的童声诵读出《月光下的中国》,欧震笔下的山河意象仿佛从纸面跃然心上,诗中千年明月成为连接历史与少年的纽带,家国情怀在朗朗声中喷薄而出。
念及“江南古镇的青石板”,孩子们语调轻得像月光漫过屋檐;读到“长城巍峨如巨龙”,字字都带着少年人的昂扬;而当“万家灯火”四字响起,总有小手不自觉指向窗外的灯火——那是他们眼中最真切的“中国图景”。或许他们还不能完全读懂“五千年仿佛一夜之间”的厚重,但“壮士报国”的热血、“崛起的城市”的鲜活,已悄悄在心里刻下印记。当最后一句“诞生一个纯净的崭新的黎明”落下,夜空里仿佛真的升起希望的光——那是文化的传承,更是少年与家国的约定。
图为孩子们朗诵《月光下的中国》
明月依旧皎洁,中国蓬勃发展,孩子们从李杜诗中感受思乡之情,又以这首《月光下的中国》礼赞祖国、感受时代。家与国在千年月光下联结,让每个少年都明白: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晶莹的梦,连着家国。
从绽放的“团结花”到炽热的“爱国心”,从滚烫的“家国情”到晶莹的“中国梦”,“萤光童行”实践队紧紧围绕爱国主题,绘制了一幅新时代家国情怀壮美画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新时代职前教师,在支教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传承中华文化的正确思想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实践队领队王佳语总结道。
课程与教学研究协会暑期实践队将以今年的爱国主题课堂为起点,在未来继续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三下乡”实践活动,提高职前教师的爱国教育能力,引导中小学生从小“听党话、跟党走”,厚植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用行动书写青春报国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丁千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