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女子学院青年学子三下乡:光影启智红音润,巧手传情欢语扬

发布时间:2025-08-28 10:0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佳艺   阅读 2.8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七月的风裹挟着燥热,却吹不散孩子们的欢笑声。为了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激发创造力,在互动游戏中学会协作与共情,近日,山东女子学院彩色文字“向日葵”志愿服务队来到崮云湖街道园博园社区,为孩子们精心打造了一场充满趣味与温情的夏日活动。从“光影奇遇记”里探索科学的奥秘,到“情绪猜猜猜”中探寻心灵的秘密,再到“纸杯风车”的奇妙转动、还有颜色跳一跳的活力释放,志愿者们用细致入微的引导、温暖耐心的陪伴,让孩子们在每一个环节都能收获知识、释放活力,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光影奇遇记,小孔成像探科学

“光影奇遇记”以小孔成像为主题,志愿者们提前准备了蜡烛灯、带小孔的硬纸板、A4纸等材料。活动开始,志愿者先通过简单的讲解,让孩子们了解小孔成像的基本原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线穿过小孔时,会在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像。随后,志愿者进行现场演示,打开蜡烛灯,调整硬纸板和A4纸的距离,让孩子们清晰地看到纸上出现的蜡烛倒立的像。

孩子们领到材料后,跃跃欲试地动手操作起来。他们小心翼翼地调整着各种器材的位置,观察着纸上像的变化。发现改变小孔的大小,像的清晰度也会发生变化。志愿者们在一旁细心指导,解答孩子们的疑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科学现象。当孩子们成功看到清晰的成像时,脸上都露出了惊奇又兴奋的表情。

▲图为志愿者们在为孩子们讲解操作步骤

情绪“密码”,互动中读懂彼此

“情绪猜一猜”环节,志愿者们提前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情绪卡片,除了“开心”“生气”等基础情绪,还加入了“忧郁”“沮丧”“羡慕”等更细腻的情绪。志愿者将孩子们分成两组,轮流派代表抽取卡片,用表情和动作演绎卡片上的情绪,并向孩子们提问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游戏中途,志愿者还加入了“情景小剧场”,在轻松的氛围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识别情绪,更懂得了表达情绪的方式。

▲图为志愿者提问孩子们情绪名称

纸杯风车,巧手转动童趣

纸杯风车活动中,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准备了纸杯、剪刀、吸管、棉签、彩笔、粘土等材料。讲解示范时,志愿者们一步步教大家制作:先将纸杯剪成均匀的条状,然后将条状的一端向四周折叠固定,再用棉签将其底部中心钻出孔,最后利用粘土将棉签和吸管固定在一起。

孩子们专注地跟着步骤做,志愿者们帮动作慢的孩子剪一下纸杯,给遇到困难的孩子提供帮助。当孩子们拿着做好的纸杯风车,看着风车随风转动起来时,欢快的笑声回荡在空气中。

▲图为志愿者教孩子如何使用剪刀

红色宣讲,抗日历史记心间

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宣讲环节,主讲的志愿者通过讲述生动的抗日故事、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向志愿者们介绍抗日战争的历史。从英勇的抗日英雄事迹,到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志愿者用生动的语言,让大家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革命先辈们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牺牲与贡献。

▲图为志愿者们认真学习抗日战争故事

颜色跳一跳,活力绽放享运动

“颜色跳一跳”活动在室内空地进行,志愿者们在地面上用彩色胶带贴出不同颜色的区域,并对应不同的指令。游戏开始后,孩子们反应迅速,根据志愿者的指令快速跳跃。大家在跳跃中释放着活力,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这个环节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性,还让他们在运动中感受到了乐趣。

▲图为志愿者给孩子们记录比赛时间

此次活动通过多样的形式,让孩子们在科学实验中探索奥秘,在动手创作中锻炼能力,在情绪互动中学会理解与表达,在红色宣讲中铭记历史,在运动游戏中释放活力,在默契比拼中增进感情。志愿者们用满满的爱心和责任心,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了温暖。未来,“向日葵”志愿服务队将继续带着这份初心,让青春的陪伴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最温暖的阳光。

撰文|杨佳艺

图片|王乙童

审核|李佳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佳艺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1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