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学子访谈盖州市青石岭镇空巢低龄老人王素荣,倾听生活日常与养老期盼

发布时间:2025-08-26 19:4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鉴达   阅读 3.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2025年8月3日,为深入调研盖州市青石岭镇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影响及养老服务体系优化路径,辽宁大学经济学院2024级本科生调研团队对当地空巢低龄老人王素荣(69岁)展开专项访谈,通过对话勾勒出青石岭镇空巢低龄老人的生活图景与养老期盼。

图为李鉴达对盖州市青石岭镇空巢低龄老人王素荣进行访谈的场景。

谈及家庭与日常,王素荣介绍,子女目前在盖州市区工作,因工作事务繁忙,每月仅能回家一次,日常主要通过电话维系亲情联系。虽已年近七旬,她的身体状况整体尚佳,日常起居能够完全自理,无需他人照料;如今已不再参与农业耕种及相关生产活动,“年纪大了就不想再忙活这些了”,日常多数时间投入家务,洗洗刷刷、烧火做饭等琐事让她觉得生活充实,即便与村里其他老人来往不算频繁,也从未感到孤单。

经济与医疗方面,王素荣的日常开销主要依赖子女接济,有时会面临资金不足的情况,通常通过省吃俭用应对;她最担忧的问题是“看病花钱”——“年纪大了身体容易出问题,看病花钱的地方多”。更让她困扰的是就医不便,往返村卫生室或镇医院存在诸多不便,加之医疗费用较高,她有时会因担心医疗开支而拖延就医,直至身体实在难以支撑时才前往就诊。也正因如此,她与子女在养老问题上曾有观念分歧:她希望能有更多资金应对医疗开销,子女却有各自的生活与经济难处,双方想法难以完全统一。

在对当地人口与土地情况的观察中,王素荣坦言,镇里与她情况类似、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数量较多,“子女外出工作主要是为了增加收入,毕竟若没有稳定收入,日常吃穿用度便无保障,都是为了维持生计”。与以往相比,镇里年轻人总量未发生显著变化,但年轻群体的生育意愿明显降低,“很多年轻人不结婚,哪来的孩子”,如今镇里的儿童数量较她年轻时大幅减少。至于土地问题,她表示高龄导致体力不足,对农业耕种确实存在影响,但镇里暂未出现土地荒置现象,农户自身无力耕种的土地,大多已流转给其他农户或农业经营主体。

对于养老模式的期待,王素荣态度明确。当被问及“低龄老人帮扶高龄老人”的互助养老模式时,她明确表示“愿意参与”,理由朴实且实在:“现在我还能帮着照顾比我年纪大的老人,等以后我自己干不动了,也能有其他低龄老人来照顾我,互相帮忙挺好的。”若村里能建设一处提供餐饮、休闲交流及简易体检服务的“老年之家”,她更是直言“特别愿意去”:“等以后做饭做不动了,在‘老年之家’就能吃现成的,还能和其他老人聊聊天,做个体检也方便,特别适合我们这些老人。”

王素荣的讲述,是盖州市青石岭镇空巢低龄老人群体生活的一个真实生动切片。该群体在努力实现生活自理的同时,面临经济压力、医疗不便等现实困境,也对更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有着清晰且迫切的需求。这些来自基层的真实心声,不仅展现了青石岭镇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群体的生活状态,更为当地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化方向提供了贴合实际的参考依据,让相关调研更具现实温度与实践价值。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鉴达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