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追寻非遗韵律,共舞协作之魂:食品健康学院三下乡实践队的传承之旅

发布时间:2025-08-26 10:1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涂玉洁   阅读 2.8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6日讯(通讯员 涂玉洁 周衡星 陈芝漫) 7月14日,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食品健康学院“探寻非遗技艺实践队”的队员们,带着竹竿舞这项充满活力的传统艺术,走进獭子社区,用一场“大手牵小手”的共舞,诠释着团结协作的力量,让非遗传承在默契互动中焕发生机。

校园砺技:以协作筑牢传承根基

竹竿舞的每一次开合、每一次跳跃,都藏着团队配合的密码。为了让社区的孩子们轻松掌握这项技艺,实践队的队员们在学校就开启了“集训模式”。指导老师反复强调:“教好孩子们,首先你们得成为一个‘整体’,敲竿的节奏、跳跃的步伐,甚至眼神的呼应,都要像钟表齿轮一样精准咬合。”

于是,校园的空地上,竹竿开合的“嗒嗒”声成了每日的背景音。队员们分成敲竿组与跳竿组,一遍遍磨合节奏:敲竿的同学为了让节奏更稳,用秒表校准每一次开合;跳竿的同学为了步伐统一,对着镜子纠正细节。有人手被竹竿磨红,有人跳得满头大汗,却总有人笑着说“再来一次”——因为大家知道,只有队员先形成默契,才能把这份协作的力量传递给孩子们。

图为实践队认真练习竹竿舞

社区共舞:让协作在掌心传递

带着校园里练出的默契,队员们走进獭子社区。看到孩子们期待的眼神,大家立刻拉起小手:“别紧张,跟着哥哥姐姐的节奏,大家一起跳!”起初,孩子们面对开合的竹竿有些胆怯,要么不敢迈步,要么踩错节奏。队员们便放慢速度,敲竿的同学喊着口令“开—合—开”,跳竿的同学牵着小手示范,一人引导一个孩子,用耐心化解紧张。

图为实践队手把手带领孩子们跳竹竿舞

渐渐地,孩子们的脚步越来越轻快。当清脆的竹竿声与欢快的笑声交织,当大手与小手在节奏中同步起落,没有人再在意动作是否标准——此刻,团结协作的快乐早已超越了技巧本身。“原来和大家一起跳,一点都不难!”一个小朋友跳完后,拉着队员的手不肯松开。队员小王笑着说:“看着孩子们从胆怯到自信,此时才真正懂了,协作不仅是队员间的配合,更是用信任拉着彼此向前。”

图为小朋友们学会自己跳竹竿舞

此次活动,队员们不仅让竹竿舞这一非遗技艺在社区落地生根,更在教与学的互动中,让团结协作精神变得可触可感。从校园里的反复磨合,到社区中的携手共舞,实践队用青春的热情证明:非遗的传承,从来不是单个人的奔跑,而是一群人用协作的力量,让文化的舞步永远鲜活。而这份在掌心传递的默契,终将成为青春里最温暖的注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涂玉洁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0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