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1日讯(通讯员 顾涔 戴梦颖 周林洁) “这是延年和乔年的故事,也是在动荡年代中一代青年的故事,他们不断的不断寻找自己的信仰。” 浙江万里学院“红色故事戏中传”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李雪说道。
8月9日,该实践队在指导老师、宁波市鄞州区文化特派员刘丽苑的带领下从宁波来到上海,观看黄梅戏《延年和乔年》。随着舞台故事一幕幕展开,在舞美灯光与演员们演绎结合之下,以深沉而炽热的情感,讲述了陈延年、陈乔年与父亲陈独秀之间交织着亲情、信仰与革命理想的感人故事。
▲图为实践队成员(左一、右一)与演员韩再芬合影
据悉,《延年和乔年》是安徽再芬黄梅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大型原创黄梅戏,目前已在安庆连续上演十多场,此次也是他们首次来到上海演出。
当天下午,实践队成员张肖溢来到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参观纪念馆,缅怀陈延年、陈乔年等革命先烈。“龙华烈士陵园初印象,便是那无言的庄严与宁静。于就义地驻足,凝视着墙上斑驳而光辉的文字,禁不住热泪盈眶。”
▲图为实践队成员张肖溢走进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狱中的幽暗狭窄与外界的繁花似锦形成鲜明对比,烈士们青春永恒的身影与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接力传承相映成彰,彰显出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朽。“怀揣这份沉甸甸的心情,走进这部黄梅戏,在演员们的精湛表演中,我更为深刻体会到,对于陈延年和陈乔年而言,即便身处囚牢,他们也未曾放弃追求真理的精神世界。”张肖溢说道。
▲图为实践队成员张肖溢走进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这部戏是舞美与表演的完美结合,很能够吸引年轻的观众,也让我们从新的角度了解到这个革命家庭的亲情与革命情谊。”指导老师刘丽苑感慨道。
▲图为实践队成员向演员献上鲜花
当晚演出结束后,实践队成员向演员们献上鲜花,致以敬意。“很感谢有这么多年轻人走进安庆,走进《延年和乔年》这部黄梅戏,支持戏曲文化的传播。”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表示。
此前,浙江万里学院“红色故事戏中传”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安徽省安庆市黄梅艺术中心,走进《延年和乔年》排练厅并与主演王泽熙(饰演陈延年)、马腾(饰演陈乔年)进行深入交流。
▲图为实践队成员采访《延年和乔年》主演
“我希望让更多的人甚至于全中国的人都知道咱们延年和乔年,这也是咱们做这一部戏目的所在。”主演马腾说道。为了突出陈延年和陈乔年,剧团才将原定《青春年代》改为《延年和乔年》。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延年和乔年》主演合影
“剧团从开始策划这部剧到现在上映已经将近五年,台前幕后都付出了很多努力。”主演王泽熙向实践队讲述道。《延年和乔年》在保留黄梅戏传统唱腔与表演精髓的基础上,在舞美、灯光、妆造等方面作出创新,融合了现代戏曲、话剧等元素。“我们希望这部剧在秉持守正创新的理念,符合现代人艺术审美需求的同时,达到宣传延乔精神的目的。”主演王泽熙如是说。
▲图为实践队成员走进安庆博物馆
为进一步感受红色故事背后的精神力量,助推戏曲文化传播走深走实,早在7月底,浙江万里学院的这支实践队就来到安徽省安庆博物馆,陈延年、陈乔年烈士故居旧址等红色文化地标,沿着历史脉络探寻黄梅戏的发展足迹,更是要透过安庆这座革命城市的历史,理解红色故事以戏曲为载体的生动传扬、精神接力。
▲图为实践队成员走进陈延年、陈乔年烈士故居旧址
“从两位烈士少年求学、投身革命、英勇就义的生平事迹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信仰的忠诚、对祖国深沉的爱。”实践队成员彭博说道。当听到陈延年“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的呐喊,看到陈乔年就义前的笑容照片时,她更是深受触动。
▲图为实践队成员走进陈延年、陈乔年烈士故居旧址
“红色故事戏中传”暑期社会实践队是他们对红色精神深度追寻与文化传播使命的生动延续。从安徽安庆的排练厅探访、红色地标寻访,到上海首演现场的沉浸式体验,队员们始终紧扣“感受红色精神力量”与“助推戏曲文化传播”的双重实践目的。他们透过《延年和乔年》这部饱含深情的黄梅戏新作,体悟了革命先烈“对信仰的忠诚、对祖国深沉的爱”,更深刻理解了以戏曲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的独特价值与实践路径。
未来,实践队也将带着从延乔精神中汲取的力量,继续致力于挖掘和传播红色文化,让革命先辈的信仰之光与崇高理想,通过青春的声音和艺术的载体,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顾涔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