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陈欣然)8 月 16 日 —20 日,宜宾学院 “宜聚江安,三翼护航” 社会实践团在江安县生态环保局、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下,深入长江上游江安县流域,聚焦小流域治理、水资源保护及长江鲟物种守护。活动通过科考实践与公益行动相结合,推动青年力量深度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助力长江水域生态环境安全。
图为”宜聚江安,三翼护航“社会实践团参与环保公益行动
图为“宜聚江安,三翼护航”社会实践团进行摆点宣传
政校协同,共话治理
实践团首先与江安县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召开座谈会,围绕长江流域治理与长江鲟保护实践经验展开深入交流。会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详细介绍江安县小流域治理的 “精准模式”—— 通过溯源排查形成 “一镇一图、一河一图”,投入资金实施治理项目并分城乡推进污水处理;在物种保护领域,重点分享长江鲟人工繁殖技术突破、珍稀鱼苗放流等生态恢复成果,以及跨区域联防联控、“河长 + 警长 + 检察长” 三长协作等执法监管机制。实践团结合专业所长梳理这些经验,构建科普素材框架,为后续公众宣传夯实基础。
图为江安生态环保局工作人员进行环保政策讲解
图为“宜聚江安,三翼护航”社会实践团参与环保座谈会
鲟梦长江,情系江安
为挖掘基层环保典型故事,实践团对长江鲟协助巡护队队长周涛进行深度专访,记录其十年长江保护历程。从昔日 “钓鱼者” 转型为如今 “护鱼人”,周涛带领巡护队每日巡查江面、救助珍稀鱼类、劝阻非法捕捞,更助力长江鲟天然水域繁殖试验成功。他以 “护鱼就是守家园” 的信念,诠释了基层环保人的担当。志愿者通过整理访谈实录、剪辑纪实片段,计划让这份坚守故事触达更多人,感召社会力量加入长江保护行列。
图为志愿者对巡护队队长周涛进行专访图为团队与巡护队合影
童心守护,播撒种子
针对暑托班儿童,实践团开设 “长江环保小卫士” 互动课堂,覆盖 40 余名儿童。志愿者通过 PPT、科普动画讲解长江鲟等珍稀物种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结合周涛的守护事迹激发孩子们的保护意识。课堂设置 “水质过滤小实验”“变废为宝” 手工创意制作等环节,让儿童在趣味体验中理解环保意义,强化 “节约用水、不扔垃圾” 的理念,让环保种子在童趣中扎根。
图为暑托班进行“变废为宝” 手工创意制作
图为暑托班环保作品展示
生态赋能,齐心协绿
团队策划系列创意活动传播环保理念。“净滩行动”中,志愿者化身生态使者,用脚步丈量江岸线,倾身清理沿岸垃圾,以实际行动守护江岸清洁。志愿者重点清理白色垃圾、沿岸生活垃圾及废弃杂物并进行分类处理,用双手还原江岸清洁。此外,团队在两江广场等人流密集区设立宣传点位,通过展览、发放环保宣传手册等方式,向市民普及长江保护知识。志愿者深入社区,热情地向当地居民介绍长江禁捕政策,耐心为居民答疑解惑,提升公众参与度。“青年绿色长征不仅是行走,更是传承生态文明理念,传递守护长江的责任。”指导老师张皓岚表示。
图为“宜聚江安,三翼护航”社会实践团开展净滩活动
图为志愿者向沿江居民进行环保宣传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弘扬长江生态文化。此次活动得到江安县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当地群众的积极响应,不仅深化了青年对长江生态保护的认识,更通过多元实践将青春力量转化为守护行动。实践中,志愿者愈发坚定扎根乡土,服务生态的信念。团队将持续深化调研,把江安小流域治理经验、长江鲟保护模式转化为可传播的青年方案,用志愿服务书写生态治理绿色答卷,汇聚起共建美丽中国的磅礴力量。
撰文 | 陈欣然
图片 | 温国彬 张炽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罗婧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